谢赫艾哈迈德基金(艾哈迈德沙赫)
今天给各位分享谢赫艾哈迈德基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艾哈迈德沙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求 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简历~
姓名: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
全名:谢赫·艾哈迈德·法赫德·萨巴赫。
出生年月:1963年8月12日
出生地点:黎巴嫩 贝鲁特
荣誉:韩国Dong-A大学政治科学荣誉博士 中国台北大学国际关系荣誉博士 美国军校体育科学荣誉博士
学历:科威特大学政治科学学士学位 科威特军校
1985-1990 科威特军队官员
2000年11月-2001年2月 青年体育公共机构主席
2001年2月14日-2003年3月 (文化和传媒)信息部长
2003年3月至今 (石油,天然气,水力和电力)能源部长
体育职业生涯:
1991年9月至今 亚奥理事会主席
1992年至今 国际奥委会成员
1991年-2001年3月 科威特奥委会主席
1998年至今 亚非运动会理事会主席 国际手球协会副主席
1990年至今 科威特足球协会主席 亚洲手球协会主席
1999年至今 伊斯兰体育协会副主席 数间科威特,阿拉伯和亚洲俱乐部的荣誉主席
体育贡献:
带领科威特代表团参与:
1990年北京亚运会
1994年广岛亚运会
1998年曼谷亚运会
2002年斧山亚运会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
个人爱好:写阿拉伯诗,阅读历史在政治书籍,就社会问题写报纸专栏
谢赫·艾哈迈德·亚辛 (Ahmed Yassin)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以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在世人眼中,很难把始终坐着轮椅、看上去弱不禁风的亚辛,和巴勒斯坦著名的反以激进组织“哈马斯”创始人兼精神领袖联系到一起。然而,就是这个说话声音微弱得让人几乎听不到的老人,说出的每一个字却总让人感觉掷地有声。
眼前这个坐在椅子上祷告的人就是哈马斯的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1938年出生在加沙的亚辛,14岁时因为在一次足球嬉戏中不小心受了伤,四肢瘫痪,落下终身残疾。
亚辛十岁那年,第一次阿以战争爆发。亚辛和其他巴勒斯坦难民一样,被以色列赶出了生活的家园。1958年,亚辛高中毕业后进入埃及的伊斯兰最高学府——艾孜哈尔大学深造。在埃及期间,他接受了伊斯兰教育以及巴以冲突血与火的熏陶。1965年,亚辛加入了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之后,亚辛返回加沙,一边教授阿拉伯语和伊斯兰经文,一边以穆斯林兄弟会成员身份从事抗以活动。1973年,亚辛组建了“伊斯兰中心”,这便是后来的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前身。
1983年 亚辛第一次入狱
1983年,亚辛因私藏武器被以色列判刑13年。在法庭上,亚辛态度冷静而坚定。
亚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我们所遭遇的一切做出的回应。”
1985年,依据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战俘交换协议,亚辛提前获释。
两年后,1987年12月14日,亚辛和阿齐兹·兰提斯一起,共同创立了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亚辛成为精神领袖。“哈马斯”主张暴力斗争,以武力彻底解放从约旦河西岸到地中海的“全巴勒斯坦”土地,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拒绝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哈马斯”组织纪律严密,正式成员大约有两万多人。
哈马斯的反以斗争,让以色列又恨又怕。亚辛也从此成为以色列的眼中钉肉中刺。
1989年 亚辛第二次入狱
1989年,以色列宣布哈马斯为恐怖组织,并于同年以“创建哈马斯、煽动暴力、杀人”等10条罪名,将亚辛再次逮捕。1991年10月,亚辛被判处终身监禁。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97年9月,约旦警方抓获了两名以色列摩萨德特工。约旦提出释放这两名特工,以换取亚辛出狱。
1997年10月 亚辛获释
经过讨价还价,亚辛于同年10月1日获释,并被立即驱逐到约旦。长期的牢狱生活,让亚辛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双眼几乎失明。然而在约旦首都安曼,身体虚弱的亚辛,通过翻译再次表达了他坚定不移的信念。
亚辛:“我们绝对不会停火,直到(以色列)结束占领。”
五天后,亚辛回到加沙,受到巴勒斯坦人的热烈欢迎。在巴勒斯坦,哈马斯是第二大军事力量,其影响和规模仅次于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对阿拉法特来说,哈马斯是个无法控制的伙伴。亚辛一直强烈反对巴以签署的任何和平协议,这给巴以和平谈判和阿拉法特的工作造成了很大阻碍。但是阿拉法特不能公开向被他称为“兄弟”的亚辛宣战,因为亚辛在民众中威望很高,而且亚辛和他有着共同的敌人,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无奈之中的阿拉法特,于1998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将亚辛软禁。其中第一次是为了保证巴以双方顺利签署《怀伊协议》,后两次则是为了阻止哈马斯制造更多的自杀性爆炸事件,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2001年和2002年 以色列多次包围阿拉法特官邸
2003年,以色列公布了他们最想除掉的巴勒斯坦人的黑名单。亚辛位列其中。这一年,亚辛数次躲过以色列的定点清除。每一次侥幸逃生之后,亚辛都会坚定地说,“我们绝不会退缩,以色列要为此付出代价”。
哪些国家处在战乱中,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1.东部刚果(金):自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发生后,卢旺达胡图族和图西族武装之间的冲突就波及到相邻的刚果(金),导致这里也不再稳定。从那以后,刚果(金)地区就成了无法无天的战乱之地,导致100多万刚果人逃离家园。2003年,刚果(金)图西族首领洛朗-恩孔达占领这里,并建立保卫人民国家议会。2009年1月,恩孔达被卢旺达军方逮捕,但是保卫人民国家议会和其他叛军组织继续坚持冲突。
2.克什米尔:自从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来,克什米尔一直是双方冲突的焦点之一。为了这块有争议的领土,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进行了三场战争,小规模边境冲突更是时有发生。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动荡不安,近来两名穆斯林平民遇害更是令紧张局势升级。
3. 伊朗: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后,反对派质疑内贾德靠舞弊胜选,数百万伊朗人走上街头支持反对派候选人穆萨维。选举后抗议很快发展成“绿色革命”,成为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但是与塞尔维亚、格鲁吉亚以及乌克兰的“颜色革命”不同,伊朗“绿色革命”并未席卷全国,政府甚至利用军队镇压抗议。
4.乍得:乍得内战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因为反政府叛军经常得到苏丹援助。但是,被战争撕裂的乍得不仅是成千上万苏丹达尔富尔难民的安全天堂,也是中非共和国难民的避难之所。2009年5月,乍得政府军成功阻止叛军占领乍得首都恩贾梅纳推翻政府。
5.东乍得:在过去五年间,在东乍得和苏丹达尔富尔地区,至少40万难民逃入乍得沙漠中的难民营。两个国家的叛军组织以国家忽略种族迫害为由,与政府军发生战斗。平民们经常被困于战火中,还有忍受保守强奸和种族清除的恐惧。
6.朝鲜:在朝鲜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后,朝鲜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依然十分紧张。双方从未签署国正式的和平协议,美国在韩国的驻军达2万多人。朝鲜领导人金正日1994年继承父亲金日成的职务后,忽略美国再三警告着手开发核计划。2006年,朝鲜第一次核试验成功,2009年5月第二次核试验成功。
7.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联邦直辖部族地区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两大战区之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边境线长达2400公里,自从2001年以来,两个地区的伊斯兰民兵与巴基斯坦政府军就开始激战。“基地”组织的高级领导人也被认为藏在这里,美国利用无人轰炸机搜寻恐怖分子和塔利班领导人。
8.巴基斯坦:当伊拉克和阿富汗吸引公众注意后,巴基斯坦的安全和稳定成了美国反恐战争中最重要的任务。在美国压力下,巴基斯坦最近开始对其边境地区的塔利班武装加大进攻力度。巴基斯坦政府军在反对塔利班的镇压叛乱中取得一些成功,但却是以疏远民众和动摇巴基斯坦社会为代价的。
9.索马里:自从20世纪90年代,索马里就没有中央政府,和平也远去。索马里前总统巴雷1991年被推翻后,叛军组织分裂成以军阀为首的不同阵营。美国曾与1992年采取“恢复希望”行动,但在“黑鹰坠落”后,被迫与1994年撤出。2006年,伊斯兰法庭联盟曾给索马里带来暂时的和平和稳定。2007年初,在联合国支持下成立过渡联邦政府。今天,索马里的大部分地区都在伊斯兰武装组织控制下,现任总统、前伊斯兰法庭联盟领导人谢赫-艾哈迈德只能控制少数地区。
10.索马里:现在索马里冲突主要发生在中央政府与伊斯兰武装组织“青年党”之间。“青年党”最近公开宣称,将参加“基地”组织领导的国际圣战运动。
11.菲律宾:菲律宾时亚洲内战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40年的冲突导致4万人死亡。内战始于1969年,名为“新人民军”的反政府武装要推翻费迪南德-马科斯的独裁统治。尽管马科斯1989年去世,但国际调停依然失败,包括挪威长达20年的和解尝试。“新人民军”采取游击战术和招募童子军。
12.加沙:2007年,经过有争议的议会选举和与法塔赫激战后,哈马斯控制了加沙地带。以色列加强制裁,哈马斯和其他基金组织用自制火箭弹袭击以色列城市报复。2008年12月,以色列发动了目的在于摧毁哈马斯武装力量的大规模“铸铅”行动,双方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哈马斯被谴责使用人盾,以色列被指责使用白磷弹肆意屠杀平民。
13.印度:印度总理辛格曾表示,印度毛派武装(纳萨尔派)已经成为印度面临的最大国内安全挑战。纳萨尔运动始于1967年的当地农民叛乱,随着时间流逝,这场运动已经演化成以推翻印度政府、建立共产主义政权的全国性反政府运动。在过去10年间,毛派武装占领的地区扩大了四倍,全国223个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
14.阿富汗:2001年遭遇“9-11”恐怖袭击几个月后,美国即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及其盟友“基地”组织发动进攻,并建立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政权。8年后,大选未能给阿富汗带来稳定,塔利班的反抗依然坚韧。2009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增兵3万人进入阿富汗,驻阿联军总人数超过15万人。
15.尼日利亚:1995年,包括剧作家和环保人士肯-萨罗维瓦被尼日利亚军政府绞死后,尼日尔三角洲的武装运动就开始风起云涌。10年前,萨罗维瓦抗议石油公司在开发石油过程中,造成当地人贫困和环境污染。今天,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要求分享尼日利亚更多的石油财富,并且清理当地的石油污染。2008年9月,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成员庆祝胜利。2010年1月30日,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拒绝单方面停火协议,导致石油公司遭绑架和袭击担忧扩散。
16.南奥塞梯:南奥塞梯位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边境之间。1988年,南奥塞梯人民阵线要求从格鲁吉亚独立出去,并入俄罗斯。从那时开始,双方的军事对峙就时常发生。2008年,俄罗斯介入冲突中,支持南奥塞梯分离武装。今天,南奥塞梯依然在俄罗斯控制之下,但俄格关系十分紧张。
17.尼泊尔:尽管2006年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标志着尼泊尔10年内战结束,但尼泊尔两大主要政党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维持政治稳定。2009年5月,代表尼泊尔国大党的总统拉姆-亚达夫推翻总理、尼泊尔共产党领导人普拉昌达解雇军方领袖卡特瓦尔的决定,迫使普拉昌达辞职,双方再起纷争。
18.中非共和国:2004年,中非共和国经历了近10年的动荡后,终于全面爆发内战,自称民主同盟军的叛军向弗朗索瓦-博齐泽总统领导的政府发动进攻。尽管2007年4月13日,双方签署正式和平协议,但零星的冲突依然持续发生。2007年以来,欧盟派遣维和部队援助中非共和国政府,保护平民。
19.缅甸:自从1949年开始,克伦邦少数种族反对缅甸政府,沿着泰国边境建立了克伦族“高都丽”自治邦,缅甸自此陷入世界上最长期的内战深渊。2009年6月,缅甸政府军在缅泰边境的克伦族叛军发动进攻,占领7个叛军营地,迫使4000多名克伦叛军逃入丛林。
20.哥伦比亚:自从1964年以来,哥伦比亚就是世界上冲突最剧烈的地方之一。哥伦比亚政府、准军事组织、贩毒集团以及游击队等组织,互相攻伐不休。在冲突中,绑架人质、走私毒品、对平民发动恐怖袭击等,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平民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21.秘鲁:1980年以来,秘鲁政府一直致力于扑灭游击组织“光辉道路”,该组织以推翻利马政府、建立工人阶级专政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光辉道路”十分活跃,但1992年该组织领导人阿维马埃尔-古斯曼被捕后,该组织开始消声灭迹。直到2002年3月,美国驻秘鲁大使馆遭到“光辉道路”炸弹袭击,当时恰好是美国总统小布什访问利马几天前。
22.北爱尔兰:1969年,爱尔兰最古老政党新芬党下属秘密武装组织——临时爱尔兰共和军,开始武力反对驻扎在北爱尔兰的英国军队,以实现爱尔兰的完全统一。但自从英国议会宣布直接管制阿尔斯特后,双方冲突开始升级。从1969年到1998年,冲突共造成3500多人遇难。尽管双方1998年签署和平协议,但这场政治动乱并未彻底结束。2009年3月,可以看到爱尔兰勒根街头上被毁掉的汽车残骸。
23.苏丹达尔富尔:近年来达尔富尔地区冲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战乱之一。冲突起源于地理分歧:苏丹的权力和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方的首都喀土穆周围,其他地区则被边缘化。20世纪初,西部的达尔富尔叛军拿起武器抗议,而政府也以武力相回应,导致至少30万人遇难。今天,冲突已经平静下来,联合国维和部队开始执行维和任务。但40万苏丹难民住在外国难民营中,国内另有120万难民无家可归。
24.南苏丹:苏丹总统巴希尔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被以战争罪起诉的国家现任首脑,国际刑事法庭已经于2009年3月4日发出逮捕令。但是达尔富尔还不是巴希尔唯一头疼的地方,石油资源丰富、自治的南部苏丹也从未中断与喀土穆争权,直到2005年在美国协调下签署全面和平协议。2011年,苏丹将举行公投,决定南苏丹是否独立出苏丹。双方正在重新武装,近来南苏丹已经数十人被杀。
25.墨西哥:尽管墨西哥是一个发达国家,但长期的毒品走私和暴力已经重创了这个国家,与毒品有关的暴力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让观察家担心墨西哥会失控。2007年1月份以来,墨西哥毒品暴力已经造成一万人死亡。尽管卡尔德龙总统加倍努力镇压贩毒集团,但与美国边境城市提华纳、华雷斯市等,依然是可卡因和大麻的转运中心,并且成为暴力中心。
26.印尼: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尼最东部的巴布亚省和西巴布亚省就开始上演脱离这个岛国的叛乱活动。在美国《纽约协议》的支持下,荷兰于1961年放弃了这两个省,但当地巴布亚人没有同意。今天,巴布亚武装叛军用弓箭反对印尼军队。2009年12月份,“自由巴布亚运动”领导人凯利-夸利亚被击毙。
27.伊拉克:2003年12月13日,也就是美国入侵伊拉克9个月后,美军在提克里克一家农场附近抓获了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经过了三年的内战和混乱,美国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是尽管2007年美国同意了大卫-彼得雷乌斯将军的“增兵”行动,但伊拉克依然政治动荡,而且暴力事件频发。伊拉克依然有5万名美军。
28.也门:自从2004年6月,也门政府就与什叶派武装“胡塞叛军”发生冲突。一些分析家将这场冲突为沙特阿拉伯与伊朗之间的代理人战争。因为沙特该地区的逊尼派大国,对边境发动空袭支持也门政府;而伊朗是什叶派势力,支持叛军。尽管2010年2月,也门政府与叛军签署了休战协议,但现在就认为冲突结束还言之过早。
29.乌兹别克斯坦:向高加索和中亚的其他前苏联国家一样,乌兹别克斯坦同样面临着打击极端伊斯兰主义和联合温和派穆斯林的两难问题。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虐待恐怖嫌犯的行为,导致其与当地穆斯林组织关系变紧张。2005年,该国内政部和安全部队向安集延穆斯林抗议者开火,导致187人死亡(另有说超过1500人死亡)。
30.乌干达:在过去22年间,乌干达叛军“圣主抵抗军”在乌干达北部十分活跃,并且波及到中非共和国、刚果(金)以及苏丹。起初,“圣主抵抗军”是以推翻乌干达政府、建立基督神权政治为目标,现在它已经沦落为靠掠夺为生。乌干达政府军与“圣主抵抗军”曾在2006年签订停战协议,就在所有人期盼和平到来时,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谢赫艾哈迈德基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艾哈迈德沙赫、谢赫艾哈迈德基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