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基金最大回撤对比图(基金最大回撤数据)
今天给各位分享各种基金最大回撤对比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基金最大回撤数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天天基金网哪里可以看得到基金的最大回撤
- 2、基金最大回撤率在哪看?提供两种简单方法
- 3、基金最多会亏完吗?如何判断一只基金最多能亏多少?
- 4、最大回撤是怎么算的?最大回撤为多少的基金比较好?
- 5、怎么看基金的最大回撤大不大?怎么分辨基金最大回撤的大小?
- 6、什么是最大回撤
天天基金网哪里可以看得到基金的最大回撤
打开天天基金官网,输入你想查看的那只基金的代码。打开你所要查询的基金的信息页面。点击查询历史净值或者历史净值收益图,通过这个图得到基金历史最大的回撤率。
浏览器 电脑端:macbookpro mos14打开google版本 92.0.4515.131
回撤率,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净值从最高点开始回落到最低点的幅度,即亏损幅度。这是一个历史指标,比较的是基金过往净值。基金最大回撤衡量基金净值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该指标考验了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能力。
回撤率是指基金在一段时间内,其净值从最高的位置,下跌到最低位置的幅度,即回撤率=(历史高点-历史低点)/历史高点×100%。比如,某基金净值在一个月内的最高值为2元,其最低的净值为1.0元,则该基金在这一个月内的回撤率=(2.0-1.0)/2.0×100%=50%。
在基金市场上,投资者可以根据基金的回撤率,来分析基金,一般来说,基金的回撤率越大,基金反弹的机会越大,同时,风险也比较大,对于比较激进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购买一些回撤较大的基金,而对于回撤率较小的基金,其波动性较小,比较稳定,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适量的买入一些。
同时,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不要单独的只看最大回撤率,还可以结合业绩等其它因素一起考虑。
最大回撤率是指基金在一段时间内预期收益率下降幅度的最大值,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购买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的跌幅。
例如投资者以500元购买了某只基金,之后这只基金上涨到了最高点600元,随后又跌到了最低点400元,那么从600元到400元就是这只基金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最大回撤率为::(400-600=-200)/600=-33.3%。
一般而言,最大回撤率越大,就越难回本。如果跌幅较大,想要回本涨幅就要更大,例如下跌幅度为30%,那么涨幅需要达到42.86%才能回本,而这个涨幅是比较难达到的。
理论上来说,最大回撤率是越低小越好,因为最大回撤率与风险也成正比,最大回撤率越小,往往意味着风控能力越强。
查看基金最大回撤率的方法有多种,投资者可登录对应基金公司的官网,找到该基金的信息页面,在基金历史净值中可看到历史最大回撤率。在基金交易软件中的基金信息页面,也可通过历史净值的走势图大致计算出该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率。
基金最大回撤率在哪看?提供两种简单方法
; 在投资活动中,预期收益与风险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概念,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首要准则就是保证本金不亏损。对于基金产品,产品预期收益很容易被注意,而产品风险却容易被误判。最大回撤率是投资者衡量一只基金风险波动的关键指标之一,那么基金最大回撤率在哪看呢?
1、什么是最大回撤率
最大回撤率是指基金在一段时间内预期收益率下降幅度的最大值,或者可以简单理解为购买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大的跌幅。
例如投资者以500元购买了某只基金,之后这只基金上涨到了最高点600元,随后又跌到了最低点400元,那么从600元到400元就是这只基金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最大回撤率为::(400-600=-200)/600=一般而言,最大回撤率越大,就越难回本。如果跌幅较大,想要回本涨幅就要更大,例如下跌幅度为30%,那么涨幅需要达到才能回本,而这个涨幅是比较难达到的。
理论上来说,最大回撤率是越低小越好,因为最大回撤率与风险也成正比,最大回撤率越小,往往意味着风控能力越强。
2、基金最大回撤率在哪看
查看基金最大回撤率的方法有多种,投资者可登录对应基金公司的官网,找到该基金的信息页面,在基金历史净值中可看到历史最大回撤率。在基金交易软件中的基金信息页面,也可通过历史净值的走势图大致计算出该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率。
以上关于基金最大回撤率在哪看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最多会亏完吗?如何判断一只基金最多能亏多少?
; 在实际中,基金的亏损和亏损幅度是有概率的,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系数不一样的,亏损的概率也不一样,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为了更具体化,我们可以用最大回撤指标来表示基金的历史最大亏损情况。
最大回撤概念
基金的最大回撤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基金的净值从最高点往后跌到最低点,这个幅度的大小,也就是最大跌幅,它代表了一支基金买入之后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的情况。
不同基金的回撤情况
货币基金基本上是正收益,债券基金的最大回撤一般在5%以内,权益类基金的最大回撤一般在20%以上。
分析最大回撤指标
基金最大回撤指标的大小,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跟其他基金进行对比,比如说跟同时期大盘进行对比,如果某只基金的的最大回撤数据比基金要高,那就是风险比大盘更大。如果是最大回撤数据比大盘小,也就是比大盘更加稳健。
除了跟大盘对比,还要跟同类基金进行对比,优选最好的那一只。
基金的最大回撤并不等于基金的亏损,如果我们是长期持有一只基金,而这支基金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但是短期内又进行了修复回到正常上涨的水平,一直持有的情况下,我们的基金是获利的,同时也表现出这支基金的基金经理有着较强的管理能力。
风险和收益两者相互依存,不能抛开收益看最大回撤,也不能只看最大回撤而不考虑收益。在自己可以承受的最大回撤的范围内优选更高收益的基金才是最优解。
最大回撤是怎么算的?最大回撤为多少的基金比较好?
; 最大回撤指的是: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举个例子,在一个月内,某基金净值最高涨到元,随后最低跌到元,那么这只基金在这一个月内最高损失就是元,最大回撤就是÷ src=""/ 最直观的来说,通过历史最大回撤数据,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在买入这支基金之后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是多少,还能通过最大回撤了解基金经理的水平。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基金的最大回撤控制的越好,基金经理的水平越高,能力越优秀。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同样的时间区间内,基金涨幅相同的情况下,最大回撤的不同,带给投资者的投资体验是不一样的,同样都是涨了50%,基金A从下跌20%,再上涨70%和基金B上涨20%,再继续涨30%是完全不一样的投资体验,第一种情况下,很多投资者可能在下跌20%的时候就选择退出市场,也就享受不到后面上涨的投资收益了。所以,最大回撤把握的好,对投资者来说,更容易坚持长期投资。
在投资过程中如何通过最大回撤数据指标来筛选基金呢?
不同类别的基金,最大回撤的筛选标准是不一样的,同类基金应该跟同类基金进行对比,剔除其中最大回撤数据较高的基金。
在剩下的基金中,将同类基金进行对比,在历史收益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最大回撤较小的基金。当然也不能一味追求更小的最大回撤,如果波动幅度太小,说明基金太保守,这样我们也更容易错失在牛市中获取更大收益的机会。
怎么看基金的最大回撤大不大?怎么分辨基金最大回撤的大小?
; 基金的最大回撤数据是我们了解一只基金的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数据,通过最大回撤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一只基金的风险系数。
基金的最大回撤指的是一个时间周期内,基金的收益率下降幅度的最大值,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如果你以10元的价格买入一只基金,这支基金先涨到元,后来又涨到12元,后来下跌到8元,又上升到9元,那么这支基金的最大回撤就是(8-12)/12,大约是-33%。而如果这支基金要从8元章晖到12元的话,需要上涨大约所以,如果一支基金跌的越多,那么它涨回来就越难。
如果一支基金能够将最大回撤数据控制的非常好,说明基金经理对于市场具有非常敏锐的判断能力和基金仓位的调整和控制能力。
关于基金最大回撤这个数据,要怎么看呢?多大的最大回撤算是大,多小算是小呢?
其实我们做对比就知道了,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段时间区间,将基金的最大回撤数据和业绩比较基准中的指数的最大回撤数据进行对比,再和其他同类基金的最大回撤数据进行对比就会有概念了。
当然,不能仅仅看最大回撤数据的大小,还要同时对比一下基金的收益水平,如果一支基金跌的少,涨的多,自然就是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了。
最大回撤数据最为判断基金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得到各位投资者的重视,一支基金如果善于控制风险,那必然不会太差。
什么是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是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降的百分比。 我们来计算一下,刚才的例子中,基金净值的最高点是1.5元,最低点是1.1元,最大亏损是1.5减去1.1等于0.4元;那么最大回撤就是用0.4元再除以最高点的1.5元,结果是26.6%,也就是说,最大回撤是26.6%。 下面我们来比较2只基金产品,这里有一张图 有两只基金,第一只的基金净值从1元最多涨到1.5元,最后跌到1.1元,赚了10%,最大回撤26%;第二只基金从1元最多涨到1.3元,最后也跌回1.1元,也赚了10%,不过最大回撤只有15%。所以,2只基金的收益一样,不过第2只基金的风险控制水平更好。 所以,日常生活中,如果收益水平一样,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风险控制水平更好,也就是最大回撤较小的产品,因为它预示着你现在手里赚到的钱未来最多亏损的可能。
关于各种基金最大回撤对比图和基金最大回撤数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