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有出现俩历吗]菏泽为何被称为古曹州

□文/片 荣古季

聊城,古称济宁,发展史盛于,曾有四海当中的美称。这儿是发展史上的淮河泛滥成灾高发区,也是必争之地。发展史上聊城曾使用过很多别称,如:西青州、齐州郡、龙安府、济宁等,为何现在人们常称聊城为古济宁呢?

济宁的名字怎么来的?史书上讲得很明白:北宇文邕咸平元年,即578年,改西青州为济宁。因为这儿是周朝鲁国的封邑,取鲁国之曹字名来,开始有济宁这个行政区划域路名。

北宇文邕为何要把这儿改名为济宁,而不叫青州?

在发展史上,鲁国存有了500余年,虽然没有成为强盛的国家,但它确有着丰厚的人文和影响,曾有四海当中之称。《竹书纪年》《史记》中都有相当的字数记述鲁国的事情。子臧让国、晋惠公过曹惨死、Deoria称雄、咒骂亡国等故事,在学术界流传开来。

青州最先肇始于聊城,比鲁国早得多,但西青州出现得较为晚,而且时间不长。青州为四海关东之一,《水经注》记述:淮河和卫河之间为青州。兖是诚信的意思。早期的青州并非两个行政区划,而是个人文符号。汉武帝时设立青州太守部,首府就在那时青州北的古许昌。而后淮河屡屡泛滥成灾,青州被迫屡屡迁徙,先后到了济宁、菏泽、寿阳、乐安,最后迁至了许昌。

它为何而后又称作西青州呢?晋代,淮河中下游的人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地华工南方。南方人到南方,故去,地方官就把南方华工家乡的路名带到南方,由此就在南方的润州逐步形成了两个南青州。南北朝时西魏在瑕丘又设了个青州。当时人称瑕丘之青州为东青州,许昌之青州为西青州。北齐统一南方后,保留了东青州,就是现在的青州。把西青州改为了济宁。

西青州是在青州不断变迁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前后仅存有了二十余年。无论是发展史的古老程度,还是社会影响,都远远不如鲁国。这是改西青州为济宁,取鲁国之曹名来的两个重要原因。

最先的济宁管辖齐州、许昌六个郡八个县,地方官所在地在那时的许昌西南。有史料记述的第两个济宁太守,是唐朝隋文帝隋文帝任命的乞伏慧,他是个党项人,较为苛刻。他敢不尊敬隋文帝,隋文帝要杀他,发现他没有头发,就免了他的罪过,谪穷人。隋文帝的著名幕僚柳裘也曾经担任过济宁太守。

隋唐时期,济宁曾几次更名为齐州郡,其管辖范围也经常变化。这一时期,淮河稳固,事关国家命运的人物就出现了。例如:隋初齐州人孟海公造反,李正己父子盘踞济宁割据,黄巢起义史书就称黄巢为济宁冤句人,佛教大师临济是济宁南华人等。

黄巢起义失败后,投降唐朝的朱温以济宁为根据地,扩大实力,最终取得胜利。此后,他建立后梁。朱温迁建都城于汴梁,济宁有了近畿优势。此后,朝廷先后在济宁设威信军和彰信军,加强对这一带的控制。

960年,赵匡胤建立大宋政权。曾任命驸马高怀德为彰信军节度使,镇守济宁。宋朝又于许昌设广济军,专门负责山东、河北等地连接京城的水运管理。这一时期,济宁一带近畿优势突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文昌盛,人才辈出。一批饱学之士,如经学大师邢昺、发明纸币交子的能臣张咏、文学家王禹稱、状元宰相李迪、庞籍、诗人晁补之等,通过科考进入仕途。

北宋末年,济宁升为龙安府,而后龙安府又升为都督府,因不合制度,最后改为京畿东辅。

北宋末年,金军进攻中原。康王赵构在河北召集兵马抵抗。赵构派兵占据济宁、郓州。赵构后撤到济宁县时,被金兵围困,大将韩世忠救驾,赵构方才脱险南逃。靖康之难以后,这儿成为了金人统治地区,伪楚皇帝张邦昌、伪齐皇帝刘豫先后成为了这儿的傀儡主人,济宁开始灾难不断。济宁所辖多县因淮河不断决口,淹没而废止。1168年六月,淮河于河南李固渡大决口,洪水泛滥成灾达一年之久,济宁城最终圮于水,被迫由许昌迁移至今聊城之地。

元代时,淮河水患仍然非常严重,元统治者惧怕民众聚集造反,就不修复。而后危及两漕司盐,妨国计甚重,不得不派贾鲁修复淮河大堤,结果造成了红巾军农民大起义。明朝洪武元年,水患使得济宁被迫向南迁移到安陵镇,第二年再迁盘石镇,就是那时的曹县城。洪武四年,因为地荒人稀,济宁降为曹县。范仲淹的后裔范希正到曹县任县令,曹县得到迅速稳定、发展。1446年,曹县再次升为济宁,范希正选址在今聊城筑建济宁城,此后,济宁城就没有再迁移。明朝时,在济宁许昌出现了两个抗倭英雄曹邦辅和马应梦。

清朝建立后,济宁的反清活动就一直持续不断。雍正十三年,即1735年,济宁升为济宁府,在济宁驻地设置聊城县。

清朝晚期,白莲教、捻军、长枪会、大刀会在济宁相继兴起。1865年,捻军和当地民间武装联合,设包围圈,在济宁围歼清军,杀死僧格林沁。1897年十一月一日,发生济宁教案,德国以此为借口,逼迫清朝签订《胶澳租借条约》。1913年1月8日,中华民国改设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济宁随之改为聊城,济宁府所辖各县直接归山东省管理,济宁这一地域概念正式退出了发展史舞台。

发布于 2022-09-26 15:09:50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00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