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含绽粉多吗]「辟谣」甜玉米很甜会升高血糖,糖尿病人不能吃?错!

何爷爷是十多年的高血压,前段时间被两个难题所苦了:

马铃薯焦香,会增高血压,高血压不如果吃小麦!

那个讲法对吗?

具体来说两个食材容不难增高血压,主要就看的是它的卡路里成分股(GI)和血压损耗(GL)。

有关GI和GL的说明,我在另一则该文中早已如是说过。

鲜小麦的GI=55,归属于低血压损耗食材,比垛子的GI=83要低得多。换句话说,吃完全相同分量的小麦,比吃垛子更不难增高血压,因此小麦是能代替肉类掌控血压。

没人说马铃薯焦香,所含非常多的砂糖、葡萄糖,比并非焦香的糯小麦更难增高血压,他们如果少吃马铃薯,多吃糯小麦。

众所周知,食材的酸味色泽并不代表者增高血压的热量。就像不甜的米饭比甜的苹果公司有更强的升血压潜能。

USDA的统计数据,

马铃薯(黄、生)总糖类量为18.7g,当中营养水溶性2g,糖类6.26g,余下的主要就是直链淀粉。

糯小麦(白、生)总糖类量为19.02g,当中营养水溶性2.7g,糖类3.22g,剩下的支链淀粉占主体。

从统计数据能看出,马铃薯所含更高的糖分(葡萄糖、砂糖等),因此他们吃马铃薯会感觉比较甜,但是相差3g左右(100g小麦棒相比)的糖对于血压所起的作用其实并不会太明显。

对血压影响最大的主要就还是淀粉的组成比例:

淀粉主要就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当中支链淀粉更难糊化和增高血压,因此所含更多支链淀粉的食材会更难增高血压,就像刚煮熟的米饭(支链淀粉为主)和冷却后的米饭(直链淀粉为主)。

?

而糯小麦几乎都是支链淀粉(约13.1g),即使冷却也不会转变成直链淀粉。这就造成软糯的糯小麦比几乎都是直链淀粉(约10.44g)的马铃薯更难增高血压。

因此对于总的增高血压潜能,拥有更多支链淀粉的糯小麦会更胜一筹。

结果就是:

掌控血压,马铃薯获胜!

水煮、清蒸,还是火烤,只要不加糖、奶油等调料,同品种的小麦其实没有太大差别。

区别在于,和什么食材一起吃。

小麦是淀粉类食材,单独吃,升血压速度是比小米粥、垛子要慢。

不过如果能和蛋白质类食材一起吃,能降低单类食材的消化速率,延缓糖分进入血液的速度,更有利于掌控血压。

因此小麦完全能代替米饭作为肉类,1个鲜小麦棒(约200g)能代替1碗米饭(大米约100g)。不仅有更强的饱腹感,还拥有更低的热量和血压生成潜能。

并且马铃薯更为合适,糯小麦、水果小麦不建议经常食用,即使食用也需掌控食用量。

要想血压掌控好,吃小麦的时候,能与其他食材一起吃,比如加个蛋,或者来杯牛奶、豆浆。

(文中未标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文献来源

[1] 中国疾病预防掌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材成分表第2版》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人高血压患者营养指导指南2013》

[3] USDA国家营养统计数据库:

发布于 2022-09-26 23:09:5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18
目录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