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线争夺打响的股票(股票冲击年线)
今天给各位分享年线争夺打响的股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股票冲击年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股票还有没有上涨趋势拜托各位大神
(本节提示:目前大盘处于高位,是即将掉头向下、是还将能够上行?目前的强势是即将转弱、还是能够继续上攻?升幅的减小是不是乖离率加大、势头出现疲态?前市高点前将会受阻偃旗息鼓,还是一举将其攻克而大快人心?——以下内容,部分篇幅的市况分析来自腾讯财经,关键观点及操作建议,为本人给出) 【积蓄动能上冲,短线高位走缓;强势震荡上行,搏击前期高点;微妙敏感时段,操作还需审慎】 承接前一交易日大幅反弹之势,上周五A股市场继续向前期反弹高点2402点发起冲击,但是该区域压力明显,上证综指未能突破,全天呈现高位横盘震荡的态势。而深成指早盘再创本轮反弹新高。 两市成交量同比放大,总额近2400亿元。 上证综指收盘报2374.44点,涨12.73点,涨幅0.54%,成交1623.73亿元;深证成指收盘报8994.15点,涨幅0.11%,成交752.8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海外股市持续回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A股市场的外部冲击,股指上冲前期高点2402点可期,同时今日量能明显放大,显示做多资金上攻意愿增强,但是考虑到当前点位仍有不小压力,短线大盘仍需充分震荡蓄势。本周上证指数高收于2374点,上攻2402点似乎已无悬念。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深成指、深综指和中小板指数已经越上了年线,作为A股主要标志的上证指数很可能也将挑战年线。如果人们关注各类指数的话,也许会发现近期中小板指数和深市的股指(包括深成指和深综指)已经越上了年线,而上证指数的年线目前位于2510点,距大盘仍有100多点。 上证指数之所以未能越上年线,主要原因在于金融股和石化股等走势偏弱,如果金融股和石化双雄能持续发力,大盘很容易攻上年线。问题是如果它们不发力,上证指数能不能站上年线呢。 这可从两个方面看,一是由于技术上的因素,年线每天将下移(目前是5个点左右),每周将下移约25个点,一个月后,将下移到2400点;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权重股一直不发力,就意味着大盘很难下跌,所以大盘越上年线,既能强攻,又可智取(即通过横盘盘出年线)。 从这个意义看,只要大盘能在2300多点的位置盘住,年线即可不攻而克。不过,按照各指数互为印证的原理,上证指数主动攻上年线的概率较大。为什么人们把能否站上年线看得如此之重呢?原因在于大盘要由熊转牛,首先必须摆脱多重下降压力线。 大盘站上半年线意味着市场已走出半年线的下降压力,大盘站上2245点则表明大盘已夺回前一轮牛市的顶点,但由于此轮熊市是从6124点跌下来的,多方这两大胜利尚不足于确认牛市已开始。所以,站上年线便成了检验多方实力的又一道坎。 回顾从6124点的下跌过程,大盘下跌之初曾快速跌破5日、10日、20日等多根短期均线,但跌到半年线附近时跌势趋缓,随后出现了从4778点到5522点的强劲反弹,表明在下跌趋势刚形成时,半年线是多方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多方的第二道防线就是年线,我们注意到,随着半年线的失守,多方曾在年线4500点附近组织过防守,但支撑力已大不如前。 由此可见,自1664点上行以来,多方攻占半年线虽然给了空方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真正能使大盘出现反转的变局则是年线。 从这个意义看,一旦多方攻占并站稳年线并形成半年线与年线的金叉,空方很可能会溃不成军。由此看来,年线争夺战恐怕很快就会打响。 大盘目前可以说是处在高位强势震荡,短线市场将会突破前市反弹高点,上冲到2448点的高位,其技术指标也能够支持这一上行。大盘已经处在一个微妙而又敏感的时段。 根据盘面情形来看,大盘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个股,创出了反弹以来的新高,有三成的个股出现了短线头部开始了下探,另有四成的个股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但是其幅度将会越来越小。 在这一情况下,股市的操作就变得十分棘手而又困难。我要给出的操作建议是,对于出现了短线头部的个股就应适时了结;对于还有上行空间、后市还有补涨要求的个股就可继续谨慎看多;对于正在回调的个股,就应坚决回避 。 (后市还有上行空间的个股推荐:000568泸州老窖。该股走势上总体落后于大盘,大盘站在了年线之上,该股前市由于升幅不大,股价还在年线之下,下离低点不远,各条均线即将粘合,现价20.48,市场市盈率只比大盘多一个百分点。后市会有补涨要求和较大的涨升空间,短线可看高到23.50,中线可看高到接近25.00的价位。建议现价介入,坚决中长期持股待涨; 000759武汉中百。该股走势为双重底的小幅回升,但是还未上涨到前期的高点,现价8.57.趋势线依然维持向上的走势,短线看高9.00之上,中线可看高到接近10.00,建议现价介入,持股做多)。
股市年线的投资误区有哪些
在应对年线的投资思维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年线拐头向上就可以买进,其实在股市历史上,年线拐头向上次数极为有限,因此,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年线反应迟钝,有时等到牛市涨得差不多时,年线才刚刚走平。如:1999年“5.19”行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突破年线后就可以大胆买入。这种方法可行吗?我们通过总结近年来大盘突破年线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从2001年股指在2245点见顶并开始5年熊市周期中,共有5次触及年线,除了这次以外,前四次中有三次是无功而返的。2002年的“6.24”行情使得股指迅速突破年线,但可以看出年线对指数形成明显的压力,大盘以年线为上轨逐波下跌。2003年4月突破年线之后,很快就见顶回落;2004年9月24日在几乎触及年线的位置形成顶部。只有在2003年末对年线的突破是最成功的,股指突破之后形成一轮强势上涨行情。但是,这种对年线的成功突破并非一蹴而就的,股指先是在12月10日突破年线,但随后遭遇获利盘抛售压力,股指重新跌回到年线之下,直到12月22日第二次突破年线之后才形成良好升势。
通过对突破年线的市场现象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指数刚刚突破年线之时,仍然不是全力做多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应对年线争夺战的行情中投资者需要采用“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如果把年线视为铁轨,那么,我们在过铁轨之前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第一是停,在年线第一次被突破时,投资者不要过于激进的买卖操作,有获利的股票,不妨先兑现卖出来获取利润;第二是看,重点是看股指是否能站稳年线,即使是重新跌破年线也不能跌幅过深,仔细研判行情的演变趋势,观察市场的强弱状况;第三是通过,当股指牢牢站在年线之上,或者虽然短线跌破年线,但很快就能收复失地,再次有效突破年线后,投资者可以积极参与,适当加重仓位。
涨停突破年线意味着什么
存在三种情况:
1、股价突破年线之后,突破然后回落。
这种模式在股市中非常常见,几乎每只参与突破年线的股票都发生过。一般对这种模式的解释是购买力不足,看涨的投资者信心不稳定。
在股市中,投资者常说作弊可以归为一类。而这种心态出现的概率可以说高达70%,细心的投资者可以看一下年线的位置和走势。
大部分都是先出现突破再回落,很少能一次性突破完成上涨的确认。
2、股价突破年线后在年线附近徘徊。
这种心态也是经常出现,突破再回调下来来。在年线位置不断突破再拉回来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短线修正。
很大程度上未来会选择向上发展,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如果手里有股票。可以选择等待、观察并做出决定。
如果想卖,可以适当降低售价。如果股价强劲,也许能赶上大幅上涨的浪潮。
3、股价突破年线后大幅上涨。
可以说这种情况很少会直接发生,一旦发生就异常强烈。从概率上来说,会低于15%的概率。股票价格总是在年线上下波动,要选择上涨还是下跌需要一些时间。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标准、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
股价连续三日收于年线之上有什么意义
股价连续三日收于年线之上有什么意义
收于年线之上,说明之前是低于年线的,在年线上,说明超过了一年平均持股者,应该是中长线趋势向上的标志。
但是一般年线的争夺都是反复的,有些票是碰下年线就回去,有些站上一天就回去。
一般来说站上年线三天,表示企稳了,过了年线。强势。
但是一般的票都回回调的,回调的票才是好票。
总的说来,站上年线三天,表示该票强势,中长趋势向上,注意超短走势,预防大概率回调。
关于年线争夺打响的股票和股票冲击年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