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家庭配置了股票(中国家庭股票占比)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有多少家庭配置了股票,以及中国家庭股票占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有多少人炒股?
至少一千万人。据中登公司数据,最近A股账户数18832.63万户,看似很多,但一个投资者既可持1个上海账户和1个深圳账户,这样算来开户数实际还不足一亿,这占中国13亿人的百分之十都不到。而实际持仓账户也就是账上有股票的就更少了,只有5641.02万户,再加上一个人可以在上海深圳两边开户这个因素就更少了,5641.02万户除以2也就2820多万人,这个数字只占13亿人口的区区2.17%。
股市发展已经有25年,可持有股票的中国老百姓才3000来万人,这也太寒蝉了吧!就这,还有专家评论中国已到了全民炒股的时代
当然,最近新股民队伍在跑步进场。上周两市新增股票开户数为166.92万户,较上一周新开户数113.92万户暴增46.52%,创出历史新高。可这100万的数字很难持续。历史看,每轮牛市都是投资者的垒起来的,没有投资者的踊跃参加,牛市就不可能持续。
另据报到,4月13日后交易所将放开一人一户的开户限制。开户数会有一个突飞猛进,但只是场内账户多开几个户仍不能实现大幅扩融,中国人喜欢储蓄,不习惯
追求高收益的投资理财,而美国人不喜欢储蓄而喜欢直接投资,追求高收益的投资理财是众多美国人的重要选择,多年来美国的储蓄率一直在零增长上徘徊,而中国
人的储蓄越来越高。这对居民财富增值和国家经济建设都极为不利。目前政府在千方百计的启动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而股市是大众创业的最好途径
拓展资料:
为什么大部分股民都是赔钱的,却还有那么多人炒股?
在股市中大部分股民盈亏比例都是7亏2平1赚,但是很多人依旧是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股市中赚到钱,不愿意离开股市。
加上隔个几年牛市一来,市场赚钱效应一起来,又有好多新人加入到股市的大军中,所以在股市中永远都不缺股民。
股票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投资,其优势在于投入的差异化,钱少的人一两万就可以参与交易,如果对市场了解的话翻个十倍不是问题。
每天交易时间只有4个小时,除此之外晚上复一下盘,早上看看新闻,就是一天做股票交易的全部工作。
不交易的时候连盘都不用看,想干嘛干嘛,比起其他行业自然要简单的多。再加上开户方便,现在都能网上开户,银行转个账就可以交易。
虽然在股市中大部分人都是亏的,但是由于每个人身边都能接触到一两个在股市中赚钱的人,让自己觉得也有机会赚到钱,所以亏损的人不愿意认输。
能在股市长久生存下去不离开股市的人,一定是经历过盈亏并且得到教训的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玩,什么时候不能玩,最后在股市的长久交易中取得盈利的人。
因为能够在市场上赚钱,所以长久以来一直存活在市场上,成为股市中主要的参与者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股民都是亏钱,也有人玩股票的原因。
如何判断股价见顶或见底?
筹码峰,顾名思义,就是市场当中的流通筹码大量地在一个区间内堆积,从而让筹码形成了山峰的模样。
这种筹码的大量堆积如果是在高位,毫无疑问,最终会有获利的人想要获利了结。
这种传导效应一旦形成,必将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抛盘涌出,最终决定性地压倒进场盘,从而让股价飞流直下。
按照股市“一赚二平七亏”的定律,能够在高位获利的,一定是主力的行为。
如图所示,这是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的日线图。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十字光标定格的那一天,也就是2015年4月21日,该股右侧的筹码分布图在高位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密集峰。
密集峰的下面空空荡荡的一无所有,这表明所有的筹码都已经在高位集聚,一旦筹码松动,后果将十分可怕。
中国股民有多少?
呵呵,先请看一组数字(感谢中登公司的月报):
2009年末A股账户市值分布表:自然人(不含基金,债券)
0--1万 15613802户
1-10万 26227865
10-50万 6899047
50--100万 833778
100-500万 498631
500-1000万 37229
1000万以上 18468
合---计 50128820户
分析这组数字之前,简单回顾一下前几年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结论。在2006年底,当时A股流通市值是3万亿左右,估计当时活跃股民约在2000万人到3000万人之间,以30万元投入股市资产(资金加市值)为大户标准,大股民数约为40到50万人之间;2007年底,流通市值在8万亿元左右,估计当时活跃股民在2500万到3000万人之间,以50万元为大股民标准,总人数与一年前相比不变。
再回到这组数字。在2010年初,中国A股的总流通市值超过16万亿,和2007年底相比,大家都知道流通市值翻一倍主要是限售股解禁和IPO的贡献。考虑到流通市值增长和CPI,我们把大股民的标准提高到100万元如何?
那么活跃股民(一年内有交易)人数如何?我不认为和2007年底相比有多大变化。虽然深沪两市有效A股账户超过了一亿三千万个,但活跃账户和有股票的账户始终在6000万以内,考虑到活跃股民肯定是深A沪A都有账户,其结果实际人数要打个对折,也就是保持在3000万以内。
大股民数又该怎么计算呢?这里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 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是把深沪两市合并计算的,也就是说在大市值股民中人数和账户数仍然存在打对折的问题(反而是万元市值以下的股民数可以基本按账户数算,因为几千块钱还同时买深沪两市的股票的可能性极小)。这样考虑,就需要把50万——100市值的账户也要折算进100万资产以上的大股民数。以此计算,大股民数接近七十万人;
二、 考虑到50万——75万市值左右账户会在50万以上账户中占很大比例(中国股民的人数和资产关系的金字塔极为陡峭,基本上人数比例与资产倒数成正比关系),而双账户的股民同时持有深沪股票且市值基本相同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被排除在百万标准之外,这是一个减少大股民数量的重要因素;
三、 庄家和大资金的拖拉机账户也会使资产集中度更高、真实的大股民数字更少。
四、 另外一个影响大股民数的因素是持仓比例。考虑到中国股市哪怕是最低迷时期的总体持仓比例都在八成以上,而2009年底的市道并不算很差,估且认为持仓比在九成,那么股民的资产数应该至少是市值数的1.1倍以上,这是一个会增加大股民数量的因素。
因为二、三、四几个因素没有足够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我们综合考虑一下的话,可以武断地认为当下中国在股市资产超百万的大股民数在60万人左右。这个数量,远比两年前要多。
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A股市场大股民的资产数和人数都有大幅增加呢?是大家都赚钱了吗?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这个,而在于这几年的小非解禁和IPO,这个,才是真正创富的不二法门。
几点感慨。
首先是中国人总体上比想像中要穷得多。中国个人和家庭的财富,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方面:房产是大头,按市价约是100万亿,其中城市房产80万亿;个人存款按20万亿计算(扣除公款私存部分);股票按16万亿计算。除此之外的非上市股权、商业地产、黄金外汇债券都是小头,且跟绝大多数国民没什么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在房产和存款上的分布规律也会类似于股市资产的分布。那么,由此推断,一个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标准中产家庭,也不过就只有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和20万左右的金融资产罢了。请注意,这还是一线大城市的标准,根本不包括农民和中小城市居民。
其次是中国人的财富集中度可能比想像的还要高。几千万股市资产不到十万的散户和几十万资产超百万的大股民比,我只能得出这个结论。
最后,中国股市的重要性远比想像的还要低。折腾了这么多年,也不过就三千万股民活跃在市场,而且95%以上都没几个钱,仍然仅仅是少数人的财富游戏。因此当局注定今后还要不断折腾这个市场,反正股民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无关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对比一下,房子的重要性可就大多了。
中国股民大概有多少人呢?
中国股民大概有1.45亿人。在2018年的统计中,A股的投资者规模在不断扩大,已开立A股账户的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45亿。也就是说相对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参与了股票市场的交易。
中国股市中,股民大概有一亿多,但专业股民的数量没有公布。而且专业的股民和普通股民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也比较难以统计,所以专业股民数量未知。
拓展资料:
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的特征
1)不同周期里持股的时间不同
在熊市的周期之中,大部分的散户都是死扛到底,面对巨大亏损不懂得止损;而大部分的机构和牛散则是会控制仓位,以至于清仓等待!
而在牛市的周期之中,个人投资者平均持股期限仅为39.1天,远低于机构投资者的190.3天。
2)交易的频率
从交易的频率来看,市场上大部分的散户年换手率可以高到7-10倍;
而一个基金经理人的年换手率则是3-5倍;
一个牛散的年换手率为1-3年;
巴菲特的年换手率仅为0.3倍。
3)资金持有量,以及获利比例
从资产的收益情况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我们发现资产大于50万,甚至100万的投资者和机构获利的概率较高;
而资金小于50万的投资者获利的比重相对较低;
对于那些小于10万元散户投资者收益率最低的。
A股市场与美国的股票市场相比,差异在哪里?
一
A股的机构投资者市值占比只有13%,而美股里机构市值占比达到了57%!
A股里周期股的市值占比达到了39%,而美股里周期股的市值仅仅达到了19%;
A股里消费股的市值占比达到了26%,而美股里的消费股市值则是达到了35%;
A股里科技股的市值占比达到了13%,而美股里的科技股市值则是达到了29%;
二
A股之中,基金的规模只有美国的1/10,而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只有美国的1/100;
中国外资持股的比例在A股只有4%,而在美国股市之中则有15%之多;
中国保险类的资金占比GDP的比重为30%,而在美国里占比则是高达了194%;
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是怎样的?股票应该占多少?
; 随着国家注册制的出台,股市行情的转好,居民对证券资产的配置热情进一步增强,但该不该入市?进多少比例合适?各类资产又该怎样配置?这已经是摆在各个家长面前的重大问题,毕竟与自己的财富有关,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意见,仅供参考!
现状分析
1.美国的平均分配
根据兴业证券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国家居民的资产配置比例如何?中国股票配置比例如何?——兴证策略小学问系列(兴证策略王德伦团队20180813)》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居民资产配置的比例是地产25%,保险和养老金25%,公司股权26%,存款基金等24%,这个配比大致分为四大类,将地产、保险、股票、现金进行平均分配,非常具有参考意义,当然我们把8%的基金归为了现金一类,按道理要归为股票类,那么股票的比例应该在34%左右。
2. 韩国的4321
韩国居民的资产配置的主要按现金、保险、股票、其他,大概是按4321进行安排的,也就是现金占比40%左右,当然股票都是包括股权的,也就是没上市的企业股权也算在里面。这个比例也是有参考意义的,但类别与中国差别很大。
3.中国的有钱买房
约55%在房产,30%为现金,10%为股票,5%为保险,这个比例明显与发达国家有差距,而且固定资产占比过高,经营资产占比偏低,保险则更低,风险承受能力不强,比例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那么合理的比例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参考比例
标普的家庭资产配置的方案是这样的:
40%:保本升值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债券、信托;
30%:投资于风险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房产等;
20%:保险等应对家庭重大风险和变故;
10%:活期以备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
我们看到这个方案类现金的比例超过50%,与韩国的配置比例十分相似,但保守有余,进取不足,我们可以适当调整。
给出合理的建议比例大概是这样的:
40%:投资于风险偏好和收益更高的股票、基金、债券、信托等;
30%:保本升值采用低风险低收益的房产;
20%:保险等应对家庭重大风险和变故的保险;
10%:活期以备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支。
从大到小按照证券、房产、保险、现金排序,也就是4321的比例,但权益类资产最多,其次才是保本升值类资产,然后是保险,最后才是现金,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可以供大家参考。
中国现在多少人开了股票帐户
截止4月份,上交所共有6642.46万户有效账户;
深交所共有6649.07万户有效账户。
关于中国有多少家庭配置了股票和中国家庭股票占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