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基金经理是神一样的队友(基金经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好的基金经理是神一样的队友,以及基金经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买基金过程中,基金经理很重要吗?

基金经理很重要,基金经理和其团队的自身变动,进而会对业绩产生影响,基金经理的一个决策是会引起基金的走势变化的,特别是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会让这只基金的未来走势固定在某个领域。所以某一只新基金上市,都会隆重地介绍其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历史战绩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点。

“明星”基金经理一定靠谱吗?

所谓明星基金经理,往往是有着优良过往业绩、获得大小奖项无数的基金经理。不知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十大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真得很厉害吗?未必。

通常,一些基金公司为了更好地销售基金,会刻意包装明星基金经理,但其实大多金玉其外。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当基金投资风格和当下的市场风格契合时,基金经理的业绩在当下自然是最好的。但长期来看,这些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未必能一直长跑下去。

另外,基金的业绩出色,有很大的原因是背后的投研团队出色,而绝不仅仅是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如何。从决策到研究、从交易到评估,都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能完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太迷基金经理。但是,作为基金资产的直接管理人,一个好的基金经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怎么挑到靠谱的基金经理?

1、看投资经验:选择基金管理年限5年以上

基金管理年限越长,投资经验越丰富,对不同市场风格的适应程度一般更好。A股市场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大概在5年,因此筛选出基金管理年限5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共有354名。

2、看业绩:选择收益率高的

衡量基金经理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就是平均年化收益率。这里选取的是更科学的“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而非“算术平均年化收益率”。

除了平均年化收益率,还有一个指标需要注意,那就是超越基准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对个别基金经理来说,个人的平均年化收益可能很高,但他可能不是每一年都跑赢市场,有时甚至落后于平均。为了考量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是否大部分时间跑赢市场,就要看该指标了。

3、看跳槽频率:跳槽不宜太频繁

跳槽频率可以用“基金管理年限/任职基金公司数”衡量,我们简称为“平均任职年限”。数值越大,代表基金经理跳槽很少、越稳定;数值越小,代表基金经理跳槽越频繁。

基金经理跳槽,有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寻求更好地发展,但也不排除是因为投资水平差而被解雇。因此,平均任职年限不宜过低。

4、看基金经理简介、背后的基金公司

经过以上筛选,就大概能选出长期业绩不错、稳定的基金经理了。然后就是看各基金经理的简介,包括学历、从业经历等等。还有,其背后的基金公司也非常重要,投研实力强且稳定的团队有利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运作。

5、看投资风格:投资风格应与自己的风险收益匹配

除了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还要看其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是否与自己一致。比如说:如果你是价值投资者,则倾向于选择投资风格为价值型的基金经理;相反,如果是成长型投资者,则倾向于投资风格为成长型的基金经理。

如何选到好的基金经理?主要看这四点

;     巴菲特曾经表示:“我们在选择投资企业时有一个标准,这个企业必须由诚信有远见富有执行力的管理者来打理,这个管理者是自己忍不住想将唯一的女儿嫁给他的人”

      换个角度讲,运用到基金投资当中,我们选择基金经理也可以以这样的标准去选择。

      基金经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对于主动型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就是基金实际管理人,可以说一只基金业绩如何几乎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个人。

      虽然基金经理的背后也有投研团队的支持,但是最主要还是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将给基金带来良好的经营业绩,也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标准来考量一位基金经理呢?

1、赚钱能力强

      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够帮助大家赚钱的基金经理自然就是优秀的,所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基金经理具有良好的历史业绩表现,业绩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

      在以往能够有好业绩的基金经理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当然,这里所提到的优秀的业绩值得是长期业绩,而不是一两个季度、半年的。

      短期业绩优秀可能只是刚好踩上了风口,或者刚好整体市场非常景气。运气的成分比较高,如果长期业绩比较优秀才能表示基金经理有持续赚钱的能力。

2、经验丰富

      在投资市场上,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从业经验越丰富,所经历市场情况也就越多,更嫩从容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并且及时反应。

      只有经历过市场的大起大落,才会对市场真正的产生敬畏,才能更加灵活的应对。

3、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

      在选择基金经理时,还要了解基金经理能力圈或者是擅长偏好的风格。

      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决定了基金经理投资决策,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从业经理,管理基金的经理,还有管理过的中的定期报告等资料去了解。

      了解基金经理更加擅长哪个行业或板块或类型的基金,了解其风格偏好是什么。

      同时,还要非常注重投资风格的稳定性指标。

      投资风格的稳定性表明了基金经理能够坚持自己的策略,坚信自己的思路。

      也能够更好的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和保持。

      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学习的态度,没有盲目地追随市场,也是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的表现。

4、避免言行不一致的基金经理

      在选择基金经理时要避开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选择那些言行一致性比较好的基金经理,比如说某基金经理坚持价值股投资,那么他管理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一般就是价值股。

      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基金的定期报告查看的,有季度报、半年报、年报,其中年报的内容是最为详细的。

      5、不同类型基金匹配不同基金经理

      基金有不同的分类,基金经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基金经理也是有能力圈的,一个擅长管理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未必能管理好指数基金。

      这是因为不同基金类型基金经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基金对基金经理依赖程度很低,所以就算换了基金经理也影响不大,而有的基金对基金经理要求比较高。

      比如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被动跟踪指数,基金经理的职责主要是尽可能的减少追踪误差,工作内容偏向于技术性。对于个股的选择则要求很低。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理财已成趋势,为什么支付宝页面的推荐基金大家不要购买?

从去年到今年,基金和股市都开始火热起来。有粉丝问我,什么自己选了支付宝推荐的金牌基金,自己却亏了不少钱?

说实话,支付宝上的基金不坑人,但真的割韭菜。

因为像支付宝这类三方基金平台代销基金产品,肯定是希望基金产品卖得更好,所以推荐给大家看到的,都是过去涨得好的。而这就导致了当你被推荐买入的时候,几乎就是涨到最高位的时候,大概率接下来就会面临下跌。

即使推荐的确实是好基金,但是你一买就跌被吓住了,后面扛不住也还是变成了韭菜。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基金,为了让大家不要被坑,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我多年总结下来的三点建议:

一、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

即使是同样行业的基金,在不同的基金经理手里,收益也会差很多。

国内公募基金一共1524位股票基金经理,大部分基金经理的收益还是正的,但还是有54位整个基金从业生涯一直亏钱。

好的基金经理,是神一样的队友,但碰到不好的你放上十年也还是亏。

下面我介绍的12位,可以说是大佬级的人物:

收益正的那1470个基金经理人中,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有599位。这599个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基金经理人。我们把时间拉长到10年,最后就剩下12人了,都是实力老将。对于偏重长期稳健收益的人来说,都非常喜欢他们。

我们来看下前十位:

以朱少醒为例,基本了解点股市和基金的都知道他。

朱少醒1973年出生,富国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富国天惠基金经理。

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14年专心搞一只基金,经历2轮大牛熊,其间不乏经历2008、2015这样的大股灾,到今天累计收益1930.63%,14年平均年化收益率22.5%

他手下的这一只基金,除了在2016年、2011年同类排名(年度)相对靠后外,成立10年以来80%的年份年度涨幅在同类之前。投资者如果自基金成立之日起便持有该基金,近10年下来资产已翻约7倍,年化轻轻松松跑赢大盘指数超过50%

不过朱大佬也说过,如果是牛市后期买了他的基金,行情下跌可能也要一两年才能回本。

二、买基金就是买行业

热门的基金行业板块,有证券、医疗、白酒消费、科技等等,而军工、有色金属等属于冷门板块,热门板块涨涨跌跌比较频繁,而行情好的时候,可能持续上涨很久,比如上半年的医疗,就涨了近100%,但下半年开始下跌震荡。

所以,像今年的冠军基金评选差不多开始了,目前居于领先位置的基金多为新能源、光伏等行业主题基金,取代了上半年“霸屏”的医药主题基金。

三、想偷懒的就买指数基金

我的理解,基金其实就是一个理财组合包。基金经理选择市场上觉得不错的股票、债券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投资,帮你赚钱。而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选择市场上综合排名前列的300只股票进行投资,即使一两个月涨涨跌跌起伏,基本上长期持有是不会亏钱的。

挑个好的基金经理 不用操心也能赚钱

;     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对基金业绩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选基金经理不可马虎,要遵循以下三个指标:

      1、从业经历

      基金经理从业时间长,就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如果长到经历了牛市和熊市的转换那就更好了,把握市场的能力会更强。

      2、投资领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想买什么类型的股票,就去找擅长投资什么类型股票的基金经理。举个例子:彭敢是宝盈基金公司的明星经理,擅长挖掘和操作成长股,对成长股感兴趣的朋友就可以多看看彭敢管理的基金。

      3、基金业绩

      说到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点,就是业绩!从基金经理从业年均回报,或该经理管理的基金回报率就能知道,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如何,赚钱能力如何。

明星基金经理牛在哪里?

;     入学校希望有个好老师,入单位希望有个好领导,入基金市场希望有个好的基金经理。那么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有什么区别?明星基金经理究竟牛在哪里?

      以王亚伟为例,王亚伟管理华夏大盘前的十年时间里,虽然也有过良好的业绩,但发挥并不稳定,起初其在社保基金、华夏成长(000001,基金吧)基金管理中“很不顺利,迟迟找不到市场感觉、踏不准节奏”,直到2005年9月,王听从范的劝,放下投资,调整心态,去国外学习,回国后王亚伟便“神”了。

一、王亚伟十年磨一剑

      围绕王亚伟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他是被华夏打造出来的,有人质疑他投资有猫腻,但没有人去研究过他的投资成长历程。

      在炒作以及神话王亚伟的时候,投资者仅看到了其2005年接受华夏大盘至其2012年离开这7年间,基金累计净值增长了1046%,以及王总神秘地出现在重组股里,但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或无从知悉他的成长经历和他投资组合的艺术。王亚伟给人的印象跟范勇宏描述的在1995年面试王时相似,平和、淡定,时不时憨笑,王亚伟的同事评价他,顾家、喜欢摄影。

      在1995年进入华夏证券至2005年的10年里,他和现在很多基金经理一样,犯过很多错误。

      1998年,王亚伟刚刚管理基金,投资五粮液(000858,股吧)时因拘泥于原先设定的目标价,最终1000万元账面盈利化为乌有,王常常以此告诫自己戒骄戒躁;2001年重仓持有茅台(600519,股吧),在熊市中坚守几年终于在2003年没有收获地斩仓,错过大牛股;2004至2005年期间,因选股面窄等原因没有处理好股票组合弹性和稳定的关系,业绩波动较大。

      据范勇宏描述,2005年王回来后,投资策略较以往更灵活,既发掘隐蔽资产、又有再重组驱动的个股,同时也不排斥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架子型投资,持股更为分散,少有单只股票超过净值的5%,大多数个股占净值2%以下。在范勇宏看来,此时王亚伟的投资理念才基本成型了。

      不随大流,爱好冷门股,甚至刻意回避基金重仓股和某个阶段的热点股,强调考虑了隐蔽资产的安全边际,王亚伟对重组股情有独钟,以至于在他的大投资组合里,还有一个重组股的小组合(关于组合投资的艺术)。

二、投资逻辑清晰有价值

      那么,投资逻辑到底有价值吗?

      应该说,符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有价值,别人的投资逻辑仅仅有参考价值。不得不说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个看似很虚的东西。

      即使业绩很好的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也不一定能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投资逻辑明确梳理出来。王亚伟之所以从2006年开始,年年业绩靠前,当然与其勤奋、严谨和高悟性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基于独立思考和市场检验的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资逻辑。

      基金经理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牛熊市场检验的人,应该时时反省过往的操作,不断修正错误,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风格。这样,稳定的业绩才是大概率事件。

三、平庸的大多数

      易方达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民说,的行情几乎是2010年的翻版,小盘成长股VS大盘周期股,基金经理们几乎被逼疯了!

      为什么被逼疯了?大抵是因为基金经理难取难舍。他们要盯着盘面不断地问自己,要不要追持续上涨的小盘股?不追,业绩落后,持有人先骂后赎回,领导还要找谈话;追,估值太高,进去容易,怎么出来?

      两个字,纠结。

      到底怎么选择,这要看基金经理的追求了。

      美国福特基金会投资政策研究部门的主管劳伦斯?西格尔(Laurence Siegel)把基金经理分了四种类型,非常犀利。

      第一种,随大流同时又是正确的,这是最理想的;第二种,坚持独立立场同时是正确的,他们是英雄;第三种,随大流但是错的,对公募基金经理而言,这并不严重,至少不会丢掉饭碗;第四种,坚持独立立场,但是错的,或者一定时期内是错的。

      在这四种选择中,基金经理必须选一个,毫无疑问,选择第四种的一定是傻瓜,因为领导、公司的销售人员、同行、持有人都不会拿5年或者10年的时间来验证你的对错。

      显而易见,从以往的经验和趋利避害的需要看,很多人会选择随大流。无论是A股2007年的大牛市,还是美国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狂欢,无不如此。虽然当时很风光,但事后很惨烈。优秀的基金经理诞生于有独立立场的坚持,当然这需要付出代价。

      所以英雄是寂寞的,但恰恰这个行业追求的是浮华,这多少注定了大部分人会选择平庸。

四、选择的困难

      就更大的意义而言,基金经理的选择并不仅仅停留在,到底是选茅台(600519)还是选万科,到底是选更大的股票头寸还是更大的债券头寸,而是要在牺牲客户和牺牲客户的钱这两者之间做选择,即使这并非基金经理个人一厢情愿的事,但这的确决定了他的行为。

      在20世纪末期科技股鸡犬升天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并非不知道随时会来的风险。但不随大流,就意味着要牺牲客户,而客户就意味着利润,因此职业基金经理也将面临职业风险。毕竟客户只在乎更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至于风险那只是泡沫破裂后才会有的真切感觉。

      所以,对多数基金经理来说,他们更愿意随大流,这只不过是牺牲了客户的钱,更无关道德上的指责。

五、理性认识风险和运气

      华安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尚志民3月底在“金牛奖”颁奖现场代表基金经理讲话时,曾很有感触地说:“长期而言,心态大于智力”。这可以理解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远比自认为高明重要。

      认识自己是一生的功课。对基金经理而言,有两点或许需要时时记住:预测有很大局限性;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业绩贡献来自于运气的成分大于技巧。

      前者警示我们,没有哪项投资决策是绝对正确的,因而要实时控制风险;后者的警示意义在于,一次良好的业绩记录是诸多运气的结果而非全凭技术高超,这样才不至于因信心膨胀而误入歧途。

      与其说这是基金经理的风格,不如说这更像赌徒。

六、控制风险犹如建筑师

      雅安地震后,很多房子倒塌,对于掏大价钱买房的人来说,损失不言而喻。但房子能否经受住地震的考验,只有地震后才最直观。基金经理就像建筑师,其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在平地上建起房子,更重要的是地震来时能保证房子的安全,进而保证房子里人的安全。

      在投资领域,所有人都存在高估自己认知风险的能力,并低估规避风险所需要的条件。极端的例子就是王海用投资者的血汗钱来证明自己对房地产股的乐观判断。在地震没发生之前,谁也不知道把八成资金投到地产股上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对王海而言,赌对了,成为英雄;赌错了,对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顺便提一句,一个机构投资者允许这种赌博行为的存在其实比赌博更危险。

      巴菲特和林奇之所以牛,并不是他在那一年取得了多么高得离谱的业绩,恰恰相反,其出色的投资成就来源于他们数十年没有大亏。这跟建筑师一样,即使房子建得再好,扛不住一次7级地震,那么所有的收获都终将变成一地瓦砾,这便是投资的残酷性。

      在牛市中,风险就像变色龙一样能把自己掩藏得滴水不露,就像上世纪末的科技股泡沫,就像中国的传媒股一路高歌猛进一样。此时所有人都觉得,这里根本就没有风险,但当熊市来临,风险这个变色龙的伪装撕去,攻击性就表现无疑。所以说,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的最大价值更多体现在风险控制上,而不是在牛市中的勇敢。

七、运气和技巧

      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否认运气在成功中的作用,而强化自己的技能和聪明等。

      也许大家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美国投资理论界提出设想,《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出面组织,一场比试选股水平的历时数年的著名公开竞赛拉开了帷幕。竞赛的一方是由当时华尔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师组成的若干组,另一方则是一头通过掷飞镖选股的大猩猩,比较谁选出的股票组合产生的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高,结果是大猩猩赢了。

      在这里,笔者无意否定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最权威的考官是时间,长时间里,纯属靠运气的大猩猩不可能战胜华尔街。但基金经理要真切地明白,好的业绩并不全部是技能,或者获得几次“金牛奖”也并不能证明自己的高明,更重要的是,不要否认运气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这样才不至于信心膨胀,才不至于放大直观而忽视真实的风险。

      分析了这么多,明星基金经理和菜鸟基金经理到底有什么区别,明星经理究竟牛在哪里?其一,是否通过不断的纠错,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逻辑或者风格;其二,是否做到既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下风险最小化,以及是否对运气有正确的认识;其三,是否有像管理自己家人的钱一样的心态管理持有人的钱。

支付宝换了个基金为什么收益一直在路上?

从去年到今年,基金和股市都开始火热起来。有粉丝问我,什么自己选了支付宝推荐的金牌基金,自己却亏了不少钱?

说实话,支付宝上的基金不坑人,但真的割韭菜。

因为像支付宝这类三方基金平台代销基金产品,肯定是希望基金产品卖得更好,所以推荐给大家看到的,都是过去涨得好的。而这就导致了当你被推荐买入的时候,几乎就是涨到最高位的时候,大概率接下来就会面临下跌。

即使推荐的确实是好基金,但是你一买就跌被吓住了,后面扛不住也还是变成了韭菜。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基金,为了让大家不要被坑,我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我多年总结下来的三点建议:

一、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

即使是同样行业的基金,在不同的基金经理手里,收益也会差很多。

国内公募基金一共1524位股票基金经理,大部分基金经理的收益还是正的,但还是有54位整个基金从业生涯一直亏钱。

好的基金经理,是神一样的队友,但碰到不好的你放上十年也还是亏。

关于好的基金经理是神一样的队友和基金经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布于 2022-08-28 13:08:20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44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