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9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甘肃省第六届艺术展演获奖名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甘肃省9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以及甘肃省第六届艺术展演获奖名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国家艺术基金是国家级课题吗

国家艺术基金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是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的一项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与同类政府基金相比,艺术基金打破了体制、系统、行业和地域的局限,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面向全社会,国有、民营、机构和个人都可以申报。资助范围包括艺术的创作生产、宣传推广、征集收藏、人才培养等方面。

大地之子雕塑在甘肃什么地方

雕塑《大地之子》位于甘肃敦煌市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雕塑主体为茫茫戈壁之上趴伏在地、恬然入睡的长15米,高4.3米,宽9米的巨大婴儿。董书兵教授通过对当下全球大型雕塑的梳理和研究,对目前国内可运用的大型雕塑创作材料进行应用尝试后,选定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3D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在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

该项目被列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国马尔卡斯腾美术家协会、瓜州县政府、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共同协作建成,北京自然物语景观雕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完成后的作品无偿捐给瓜州县政府,并在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永久置放。

对于我所理解的艺术,是人们在精神层面所选择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必不可少,艺术品的存在从抽象到具体,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艺术家的作用则是将艺术品创造出来。

艺术,人们选择生活的一种方式,有千奇百怪的,有光怪陆离的,也有平淡无奇的。在宇宙之中,无形与有形之间,其实每个人都将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

在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上,风沙肆虐的飞扬,粗粝碎石与荒草细沙相连接着遥望无际的地平面,从空中俯瞰而去,一只巨大的婴孩儿酣然沉睡在戈壁之上。

雕塑《大地之子》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创作。选用红砂岩为主的材质,通过三维扫描获取雕塑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一块一块雕砌安装成型的户外大型雕塑作品。

《大地之子》雕塑主体是一个恬然入睡的巨型婴儿形象,长15米、高4.3米、宽9米。雕塑完成后无偿捐赠给瓜州县政府,并将在瓜州县270县道旁红山坡戈壁滩之上永久放置。

于是,瓜州这块仅有砂砾和荒芜,一下子成为了人们旅行的朝圣之地。

将戈壁和雕塑分开来看,两者都是平平无奇,吸引不到这么多人,但这一座巨型雕塑和戈壁的完美结合,就显得稀奇了,更主要的是强烈对比产生出来的巨大冲击力更让人为之惊奇。

婴孩儿在人们的主观影响里是小小的一个,而大地之子却是以巨大的比例呈现出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婴孩儿本身是稚嫩、纯真、娇小的生命存在,这样的大地之子,表现的是具有震撼的生命力以及对生命自身的尊重。

雕塑本身存在的价值与环境结合的价值,可以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含义。在茫茫戈壁滩上,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而保护自然是前提条件,大地之子,趴在沙漠上,亲近大自然,聆听大自然。

国力雕塑主创人员介绍

石洪岭,中共党员 ,濮阳范县人,1998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工艺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2001-2002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雕塑专业进修,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高级职称,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员、安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赛丽美术馆艺术顾问、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

甘谷县书法家名单

甘谷县书法家名单:颉江泊、张升、赵世峰、谢全胜、魏学文、武克雄、郭名等。

1、颉江泊,男,1988年生于甘肃甘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青年书协理事兼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嘉峪关市领军人才,嘉峪关市书协副主席。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西部青年书法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青年人才资助项目。

2、张升,1981年出生甘肃甘谷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天水市青年书协会员,甘谷县书协理事,甘谷书画院行草书创研室副主任。

3、赵世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准),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获艺术硕士学位。

4、谢全胜,1972年生于甘肃甘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主任。

5、魏学文(1920年-1996年),别号雨庵,甘谷县城关镇县府街潘家巷人。受父亲熏陶,自幼酷好书法。1986年被吸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996年初被中国书协选为全国130位“优秀书法家”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甘谷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甘谷县四名书法家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学文

曲靖师范学院代码是什么?

10684是曲靖师范学院的代码,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曲靖师范学院((QuJingNormalUniversity)地处云南省曲靖市,是一所以人文学科、理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师范院校。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校本部、古城、环东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399亩,校舍面积38.32万平方米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5个教辅机构,设有本科专业57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23个高职高专专业,60个成人教育专业,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2022年2月,学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历史沿革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1912年设置云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56年更名为曲靖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曲靖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4年建立曲靖教育学院。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曲靖师范学院。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支持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2个,云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院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项目2个,云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示范区2个,云南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云南省经济学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1项,国家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5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1个云南省高原学科,并进入2017年硕士授权单位规划建设学校;3个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2个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已挂牌二类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045人,其中博士199人(含在读)。 [1]  有专任教师779人,正高职称教师84人,副高职称教师25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43.26%,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77.40%。专任教师中有88位受聘担任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省贴知名专家,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等共26人,入选云南省“两个计划”16人。有云南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长年聘任校外兼职教授65人,外籍教师8人。

学术资源

截至2015年,曲靖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0.16万册,生均图书80.43册;电子图书110万册。2015年新增图书76771册;新增电子图书14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1515种,订购文献数据库73个。全年纸质图书流通量36.04万多册。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竞赛中的获奖人数逐年上升,获国家级奖项521项,获省级奖项1023项,获奖人数达1544人。

学生成绩

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等各类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700余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多年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2004年至2013年,毕业生连续十年93%以上的就业率。

学校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育英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成惯例,2011至2013年,学校推荐学生参加省级作品竞赛获奖40件,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奖2件,使我校成为云南州市高校中唯一连续四届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的高校。

对外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成立“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曲靖分院”,为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三批华文教育基地,与泰国清迈大学、美国宾州曼斯菲尔德大学、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新西兰商学院和林肯大学等合作开展“2+2”、“3+1”、“3+1+1”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与英、美、加、澳、新、法、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正式交流合作关系,招收长短期留学生1000余人,在泰国创建汉语国际教育培训推广中心1个,加入中教国际交流协会并启动了1+2+1中美人才培养项目。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组建了7个独立研究机构,1个校政联合独立研究机构—曲靖市旅游发展研究院。

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云南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先进功能材料与低维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煤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等、云南省高校云贵高原动植物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进化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城市文化研究基地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特境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高原特色体育旅游研究团队、云南民族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创新团队等

科研成就

2015年,学校年获得立项和在研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4项,其中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35篇,其中被SCI、EI、ISTP、CSCD、CSSCI等数据库收录论文100篇;出版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17部;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9项,其中实用新型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7项。获得各级各类社会科学奖36项,其中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6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45项,出版专著、编著、艺术作品集和主编教材30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869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780余篇;获得省、部级各类优秀成果奖92项,省部级以上各类教育教学奖111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2项,曲靖市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24项。

学术交流

2011-2013年,校院两级共举办学术讲座356场,其中邀请校外专家主讲207余场。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08篇。举办承办各级学术会议32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不断扩大,与国家、省、市共建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了省院省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与师宗一中等地方中小学开展了多项形式多样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

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经济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音乐学、美术学

云南省级二类重点学科:物理化学、文艺学

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化学

云南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教育学

云南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数学

甘肃省9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甘肃省第六届艺术展演获奖名单、甘肃省9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布于 2022-08-28 21:08:4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69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