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基金看职称吗(社科类职称)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社科基金看职称吗,以及社科类职称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好中吗
- 3、国家社科青年基金申报没有成果
- 4、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龄差别
- 5、省社科基金项目容易中吗
- 6、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评职称的时候算不算?
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但是nsfc因为覆盖的学科广,知道的人更多一些。二者没有差距。起码在我们学校(某理工类985)。社科基金就是给搞社科的人申报的,但是如果你是搞管理学的,两者都可以申报,但是同一年只能申报一种。但是社科基金的钱少,今年提高了,也只有15万。自然基金的钱在25万左右。前者靠实力,后者靠运气。(我们邻居单位今年拿了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主持人中只有一人具有博士学位;另一邻居单位今年拿了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人清一色的具有博士学位) 前者象正规高考,入门门槛很高,毕业相对容易;后者象自学考试,入门门槛较低,毕业非常难。 前者钱多;后者钱少。 前者申请有3-5位专家的评审反馈意见;后者没有。 前者可以一心二用(主持或者参加两项);后者只能一心一意(不仅只能一项国 ... 1. 各类型项目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其中: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中的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除外;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2)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指同一名称联合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年期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的项目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2. 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后暂停面上项目申请1年2014年度和2015年度连续两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包括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申请人,2016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
3.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申请和承担项目总数的限制规定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200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1年的应急管理项目。仪器类项目总数限1项: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以及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总数限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获得资助后,项目负责人在结题前不得申请除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
4. 作为项目负责人限制获得资助次数的项目类型
(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仅能获得1次资助。
(2)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自2016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资助累计不超过3次,2015年以前(含2015年)批准资助的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计入累计范围。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好中吗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好中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为不同水平,资金金额高,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近几年来,跨学科、管理学、经济学是审查时最多的3个学科。
一般来说,申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需要副高级以上的职称,青年研究项目需要博士学位。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申报没有成果
你好,可能申报书填写或课题方面原因。
课题选题方面的原因,选题创新性不足,针对性不强,课题论证和课题积累方面的原因,课题申报书填写的原因。
申报要求是,申请人需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可申请青年项目,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在站博士后人员均可申请。
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龄差别
相差5岁。
自然科学未满45周岁,社科超过35周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报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
省社科基金项目容易中吗
只要符合条件容易中。
在内卷化不断加剧的景况下,国家社科基金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晋升副教授职称的门槛条件。而致命的是,它的整体中标率极低,仅仅在15%左右。
但所幸的是,每个省和每个高校都有限额,这就增加了层级较低高校的申请书的出校和出省概率。虽然国家社科基金的中标率很低,但优点是,每年保持大约相同的中标率。虽然中标率很低,但优点是,中标单位非常广泛。吃透课题指南,增加针对性,问题解决型的课题紧贴实际需求,一般比较具体,要求申请者能够提出直接的对策方案,三年期限内立竿见影地解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作为一条捷径,青年教师可以围绕博士论文的延伸来设计申请题目。这样不仅有很好的前期基础,在撰写申请书时也更加得心应手。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评职称的时候算不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学校认定不同。这种级别的课题总经费大约在20多万,子课题以5个计算,扣去总经费中预留的一部分,平均每个约3-4万的经费。最后职称的认定应该是以你总课题经费计算的。
我导师有一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拨80万,学校配套80万,总经费160万,拟定分10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6万(后续大概会再追加6万)。这样算下来,部分课题组成员最后转教授就是以课题经费认定的,我们学校似乎就是这样。
拓展资料: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职称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作用意义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社科基金看职称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社科类职称、社科基金看职称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