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会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会评专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成为基金委通讯评议专家?
- 2、国家社科基金多少分可以上会
- 3、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容易吗
- 4、国家社科基金各项评分多少分才能中
- 5、评审专家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6、国家社科盲评怎么分配专家
如何成为基金委通讯评议专家?
我知道身边有一位,没中,但是是评审专家1sddxzsf1(站内联系TA)补充一点,中过的副教授不一定是评审专家,我身边就有中过的副教授但不是函评专家浪费时间(站内联系TA)中过的教授也不一定会是专家,没中的副教授也可能会是。zhenchushp(站内联系TA)和水平有关系吧stubstone(站内联系TA)很可怕的是 是否和利益联盟俱乐部有关? 如果是的,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希望基金委 给出和公开 选评审专家的 操作步骤,对全国科研人员负责! 建议基金委 迅速扩大评审专家群体,适应形势和社会的发展!毕竟评审不应再是少数人玩的游戏。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很多有水平的副高以上的不是评审专家! 如果是的,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希望基金委 给出和公开 选评审专家的 操作步骤,对全国科研人员负责! 建议基金委 迅速扩大评审专家群体,适应形势和社会的发展! ... 不要总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国家基金是相对最公平的基金,我没有任何关系,前年拿过一次基金,去年有幸也涵评了几份申报书! 今天查了下基金委的账户,自己是负责人和评审人,可能就是所谓的函评专家? 还要看是否分派了评审项目吧,如果没有分派不知是否评审专家?hurricane8028(站内联系TA)不需要任何步骤和申请 不需要任何步骤和申请 一般情况,中了基金后,或者晚点,完成基金后,基金委缺少通讯专家时,会增补一批专家,这是会考虑你,直接给你发评审通知。没有任何申请渠道和聘任手续,也没有任何提前通知,很突然。 这就是 我所说的 俱乐部的游戏!!!很不好,极容易形成小利益集团,轮流坐庄拿重点拿杰青拿创新群体parliament(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hurricane8028 at 2011-04-13 08:18:06: 不需要任何步骤和申请 一般情况,中了基金后,或者晚点,完成基金后,基金委缺少通讯专家时,会增补一批专家,这是会考虑你,直接给你发评审通知。没有任何申请渠道和聘任手续,也没有任何提前通知,很突然。 总结一下。
国家社科基金多少分可以上会
申报项目要通过5个评委“盲评”,即通讯评审,才可进入“会评”。
申报项目要通过5个评委“盲评”,即通讯评审,才可进入“会评”。根据往年规定,盲评通过率只有25%左右,会评通过率为50%-60%。下面的内容来自一组深度访谈,调查探析了14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的评审策略与态度,以期为项目申请者提供指引帮助,为研究者的学术论文撰写、科研工作等提供启示。
通讯评审社科基金项目时,评审专家须根据国家社科办提供的评审意见表给每份申请书逐项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3分,然后基于分数综合决定项目是否“入围”,即项目是否能够“出线”,参加“会评”。
一、盲评专家的评审策略
盲评专家采用的策略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一点淘汰法”,即只要不符合他们认定的关键标准,课题就被否定;另一类是“比较法”,即对看似同等条件的申请书,专家根据自己制定的优先顺序标准进行筛选,优中选优。
1.一点淘汰法
有11位受访专家在首轮评阅时,都采用了“一点淘汰法“。具体涉及的标准主要有:选题新颖度、问题凸显度和参考文献质量。
2.比较法
在申请书看似同等优秀的条件下,受访专家采用“质量优先”比较策略。根据访谈数据中主题的出现频次,受访专家比较课题的依据主要包括:前期成果质量、研究设计精细度、文献综述详实度、语言规范性等。
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容易吗
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容易吗
简单只要你准备充分
其一,考虑到绝大部分评审专家有眼睛老化或正在老化的问题,7000字的申请书和活页正文,其字号最小是小四,行距至少有18和20。
其二,中文字体可以使用宋体或楷体,混用则不要超过两种字体;英文字体要使用 TimesNewRoman,绝不能使用宋体,英文参考文献要书写规范。
其三,重点内容要突出,可以加粗,以让评审专家一眼看出;每段的最后一行不要空格太多,可以适当增减每段字数,以尽量排满,为更多内容节省版面。
国家社科基金各项评分多少分才能中
10分
018年社科基金项目有效申报29677项,公布立项课题4506项,平均立项率为15.2%,比上一年增加217项。
虽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逐年增加,但是项目申请成功并非易事。项目只有先通过5个评委的“盲评”,即通讯评审,才可进入“会评”。根据往年规定,盲评通过率只有25%左右,会评通过率为50%—60%评审专家须根据国家社科办提供的评审意见表(见下表)给每份申请书逐项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3分,然后基于分数综合决定项目是否“入围”,即项目是否能够“出线”,参加“会评”。
评审专家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申报社科课题是社科研究人员最基础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业的第一步工作,这一步是就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一定要大胆地学,否则就不会走路。通俗地说,不会做课题申报,就像无米下锅一样。一个科研人员总不能一辈子等着、靠着别人去申报课题获得立项后,把自己加入课题组作为成员之一来承担课题,而应该学会自己单独申报课题,当课题负责人,自己主持一个科研课题。因此,学会如何申报科研课题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对如何申报课题进行一些探讨。
设计适合自己研究的选题
选题是成败的关键。因此,每年课题指南公布后,要认真研读课题指南,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
题目不要过大、过长。申报课题不要追热门题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较强研究力量“大撞车”。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相关题目资料占有是否充分,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是否有实力、有基础,研究队伍构成是否符合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长的题目不要申报。处理好“自定”题目与“指南题目”的关系。选题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题目,可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所熟悉的领域缩小一些范围,可以将“指南”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评委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学科特点。
课题指南覆盖26个学科,题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题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这就需要突出我们的特点,我们有什么特点?所谓特点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优长学科。以广西为例,经济、社会、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从中找到适合的选题,申报命中率就会高一些。从多年来年,广西申报课题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类课题。从所申报的课题来看,1984~2007年申报立项的9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8个是与“民族”有关的,当然不一定在“民族问题”学科申报,有的是在社会学学科申报,如《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库区矿区和谐社会研究》;有的是中国历史,如2007年申报立项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从这两个课题看,地方性――库区矿区、南海丝绸之路,在广西、在西南是比较有特点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区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和人口,地域广阔,中国――东盟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丰富多彩;优长学科――研究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中国-东盟壮泰族群,这些领域我们在全国是处于比较优长的。
三是考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
选题要考虑好所申报的选题有没有前期成果,这个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评委容易通过,如果没有前期成果,论证再好,评委担心你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两年拿不出成果来。所以这个也要考虑好。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前期成果怎么办?这就需要组合好课题组成员,找一些有过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师,甚至是院外的老师来合作,借助的他的成果来增强课题前期成果的份量。这种申报课题、组合课题组成员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师学习的过程。
四是选题要有时代感。
一句话,选题要与时俱进,跟上国内外形势,不能落后于形势。
五是贴近理论前沿。
即跟踪学术前沿,这方面的选题比较有价值,因而容易入围。如指南这两年突出“南海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生态文明”都是前沿的理论问题。
六是选题要有全国性意义。
不能只有本地区意义,或局部意义。当然类似西南地区的范围也是可以的,只有具有全国、大局的,一般容易立项。
七是与自己研究领域紧密相关。
最好从自己研究的大领域中派生出来若干个子课题作为选题,使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做它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领军学者
国家社科盲评怎么分配专家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以随机分配为主。国家社科盲评专家的分配基本上是以随机为主的,当然在随机分配之前会按照专业来建立相应的盲审专家数据库,也就是将所有的盲审专家按照专业来分门别类,然后将本科或者说研究生的论文随机的分配到这些专家的账号里面,专家可以通过后台来看到自己需要审核的论文。
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会评专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会评专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