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股票第二季度营收(美团第二季度净利润)

今天给各位分享美团股票第二季度营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美团第二季度净利润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阿里生态树下好乘凉,饿了么终结了统一康师傅,却干不掉美团?

假如不想做饭的话,你会吃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以前,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方便面。烧个开水,撕开方便面浸泡上几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出炉了。

就在统一与康师傅还在激烈争夺中国方便面冠军宝座的时候,它们都不知道,一个即将颠覆整个格局的行业正在诞生,那就是外卖行业。

外卖的诞生和盛行对于方便面行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2013年,一场外卖界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这也是方便面销量下滑的第一年,直到2017年方便面年销量更是相较五年前缩水72.5亿份。

谁也没有想到,长期霸占着懒人经济市场的方便面,却无法阻挡外卖行业前进的脚步,斗了这么多年的统一康师傅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它失败的原因不是同行竞争,而是因为外卖。

外卖平台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为百姓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

率先上线的是饿了么,于200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校园起家,很快占领了全国高校市场。此后,美团也迅速杀入外卖市场,在2013年末推出自家的APP。紧随其后的是2014年的百度外卖,和2018年的滴滴外卖。

现在看来结局也很明显了,后面入局的百度外卖仅仅撑了三年就被美团收购,滴滴外卖短短一年就以失败收场。其它品牌纷纷退场落幕,暂时形成了饿了么与美团两大寡头对垒的格局。

经过了短短几年的沉淀和发展,最后的幸存者——美团、饿了么的产业链逐步完善,餐饮外卖市场也逐步成熟,而这两家外卖平台在市场上的你追我赶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2015年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合并,成立“新美大集团”。次年1月,其集团获得腾讯领投的33亿美元融资。

2016年4月,阿里巴巴也宣布投饿了么资12.5亿美元。至此,外卖行业正式成为了互联网大佬们正面battle的战场。

饿了么加入阿里后,充分利用阿里巴巴生态的巨大优势,短短一年就在用户和流量方面与阿里生态完成了彻底融合。2020年,饿了么开始向100个三四线城市全面进军,并宣布将在全国两百个重点城市打造“数字化一条街”,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在大家看来,饿了么搭上阿里顺风车以后简直是势不可挡。

另一方面,美团虽然比饿了么晚进入江湖几年,但是创始人王兴与在瓜分了外卖市场这块大肉后,丝毫没有停下脚步,依旧紧盯酒店、 旅游 、电影、打车等垂直领域,将触手延伸至多领域,以追求综合产业链来实现自己的商业帝国之梦。

近两年来,外卖行业已经形成饿了么与美团两强相争的局面,就目前来看,美团似乎更胜一筹,而隶属于“阿里系”的饿了么,略逊一筹。

根据最新消息,美团整体第二季度实现营收43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7%,餐饮外卖的收入升至231亿元,创下了 历史 新高。

饿了么这边第二季度的营收还没公布,但是根据阿里最新一季度的收入来看,以饿了么的平台佣金为主的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7.57亿元。

就营收情况来看,美团外卖的收入已经逼近饿了么的三倍。

为什么同样是“开饭小助手”,有了阿里巴巴撑腰的饿了么都不敌美团呢?仔细研究下来,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品牌形象的打造

大家平时浏览各大APP或者视频的时候都应该听过“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的标语,而品牌logo则是以奔跑的袋鼠形象为原型去打造,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快”,充分符合了需要外卖服务人群的急躁内心,在饥肠辘辘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给你送上可口饭菜,这份感动除了爸妈能给你。美团也能给你。

饿了么的口号相信没有太多人记住,那就是简单直白的“叫外卖,上饿了么”,logo采用极简风格,招牌的“e”字型像是人在吃饭一样。相比之下,美团突出的是品牌服务,饿了么更多的是引导大家的外卖行为。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显然更喜欢前者。

2、流量获取途径

近几年来,美团通过腾讯的精准投放来获得大量流量,并且通过优惠力度及频次都比饿了么高出很多的活动来大批量吸引用户。

饿了么在加入阿里以后,本以为能躺着赚钱,通过阿里生态下的某宝、口碑等几个广受欢迎的APP入口获取流量。但是它们忽略了一点,需要网上购物的消费群体与外卖群体没有想象中的大重叠。

3、配送服务

两家在配送服务上也有一定区别。虽然前面说到饿了么开始像三四线进军,但事实上,在偏远乡村美团还是有绝对的话语权,无论是加入商家的数量还是旗手的数量,美团这边都有绝对的优势。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慨,在回老家纠结吃点什么的时候,在美团上总能找到答案,饿了么这边可供选择的并不多。还有一点,在配送安全小程序、智能语音助手等的创新功能上,美团每次都能优先饿了么推出,这些都有效保证了旗手的工作效率,进而提升配送服务。

4、多样化服务

同时打开美团、饿了么APP的,你就会发现两家巨头的差异性。美团能够直白得告诉你,你需要的我都有,外卖, 美食 、住宿、电影等样样俱全。

饿了么这边截然相反,下拉显示的只有外卖商家的消息,不仅如此,虽然接入了阿里生态,但是当你辛辛苦苦在首页找到购买电影票入口,并且点进去后进入的是阿里旗下的购票软件,这种在体验上存在极强的撕裂感。

整体来说,美团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生活软件,饿了么更像是作为一个外卖软件。

依据外卖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团的市场占比份额有60%之多,而饿了么只占26%左右。不可否认的是,在阿里巴巴的强势助力下,饿了么是否能阻止美团在生活外卖市场的无限扩张依然是充满变数。

随着国家开始逐步加强对互联网行业反垄断的打击力度,美团饿了么两大寡头对垒的格局还会持续多久,最终的赢家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外卖行业营收超百亿,净利润同比增长了多少?

目前,在我们国人心中,外卖都是由两大平台所主导,分别是美团和饿了么。前段时间二者也是出现了一些比较大的矛盾,引发部分网友的站队。但不可怀疑的是两家公司,在刚刚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表现都非常的出色。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吧。

第一季度因为疫情的原因,两家公司在这一时间的交易额、营收等都下滑了。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消费逐渐回暖,外卖行业也是重新焕发生机。在美团的二季度财报中显示,外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6.9%。而该领域的收入也同比增长13.2%到了145亿。而第二季度,它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22.1亿元,而在去年这个数字还仅仅只有不到10亿。也就是说,在经过一段亏损期过后,美团的开始扭亏为盈。而且,盈利金额正在加速攀升。值得强调的是,美团股价的涨幅以及美团所表现出来的是市盈率都要好于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目前看来,美团已经坐稳了中国科技公司市值的第三名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饿了么。在2018年纳入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在今年的财报表是中也表现也是十分亮眼。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也就是饿了么和口碑为70.01亿元,同比增长了15%。这个数字略高于美团。而至于净利润。饿了么的GMV在今年4月份才出现正增长,实现了每单盈利转正。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其商户数量是同比增长30%。这样的数据虽然可能没有美团的那么亮眼。但仍然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信心。

外卖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外卖平台如何做好连接商家和用户消费者的角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行业正在逐渐增长,希望未来外卖平台都能够为消费者和商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美团市值多少亿2021

“8月30日,美团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美团二季度经调整净亏损环比减少至22.2亿元。目前,美团市值为1.40万亿港元,今天上涨1.51%。”

美团第二季度营收274亿元,净利润有多少?

8月21日下午消息,美团点评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二季度,美团点评营收247.2亿元,同比增长8.9%。公司实现期内溢利22.1亿元,同比增长152.4%。经调整净利27.18亿元,同比增长82%。

疫情期间,美团助力商户数字化转型,带动本季度平台商户数升至630万。本季度美团平台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加8.2%至4.6亿。在疫后复苏的“稳就业”保卫战中,美团显示出数字经济平台对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成为稳就业的“蓄水池”。

2020年上半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达到295.2万人,其中新增骑手达到138.6万人。“本季度,美团继续发挥城市‘新基建’的优势,促进生活服务业复苏,为更多消费者和商户提供了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动供需两端稳步增长”。

美团CEO王兴表示,“疫情加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也让我们看到过去长期投入积累的能力不断创造更大价值,坚定继续面向未来投入的信心。

扩展资料:

新业务聚焦长期价值 生鲜零售及电单车将加大投入

除主体业务外,新业务在疫后继续保持亮眼发展,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1%至人民币56亿元。其中,平台模式的美团闪购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多样性,覆盖包括药品、鲜花等更多品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5月“母亲节”期间,美团闪购的鲜花类商品订单增加3倍,首次试水的花艺师直播1小时内送出了近2万个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自营模式的美团买菜发展迅速,取得了近4倍的收入增长,除北京、深圳等城市,美团买菜继续开拓新城,已正式入驻广州。此外,本季度刚刚成立的以城市社区团购为主要方向的美团优选,也成为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又一次新的场景探索。

除了在生鲜及本地零售领域的积极探索,美团还继续加大在单车和电单车领域的投入。本季度美团推出约150万辆新单车替换旧单车,并投入近30万辆电单车。相较于传统单车,电单车不仅是新的高频线下消费场景,同时通过车型与骑行上的改良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其高频的骑行场景也与平台形成强有力的协同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多举措提升消费信心 美团二季度营收247亿增长同比转正

美团和饿了么哪个餐饮平台第二季度营收入更高一筹?

近日,美团公布了最新的财报数据,根据财报显示,美团在第二季度(即六到八月)总共营收了247亿元,同比上一季度增长了8.9%。其中以核心业务餐饮外卖增长最为显眼,同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3.4%,可以说,美团点评在第二季度的创收主要来自于餐饮外卖,这也是疫情得到稳定控制,经济逐步常态化的最大表征。不过,有点遗憾,美团虽然跑赢了自身的整体增势,但是相比饿了么却略逊一筹,根据阿里巴巴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饿了么第二季度的营收,同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5%,跑赢了美团。

美团点评与饿了么作为现今市场上最大的两家互联网餐饮旅游服务公司,最近一直撕的比较厉害,先是美团在蚂蚁集团即将上市前夕拒绝使用支付宝付费点餐,然后又补刀,“你淘宝咋不支持微信付费呢?”。

这一撕就引出了阿里巴巴与腾讯这两大互联网企业的纠葛,这其实不难理解,腾讯是美团的第一大股东,而阿里在退出美团后就收购了饿了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背后之间的恩怨情仇。

2011年美团刚成立不久,很穷也很难开展市场,杭州马丢了五千万美元给美团,才得以让美团存活下来,并且越做越大,然而当杭州马想要追加投资,增强对美团的控制时,美团拒绝了,并且转身投入了深圳马的怀抱,杭州马肯定不能丢了这块大市场啊,流量那么大,又是线下与线上结合,于是收购了饿了么。

大家可能会抵触美团的这种不义行为,但其实不然,腾讯入股与阿里入股是有本质区别的,腾讯的投资策略偏向于为这些公司加一个平台,提供他们更多的流量,让他们发展更加迅猛,但公司主导还是原先核心团队,比如美团、京东、拼多多等。但是阿里巴巴的投资策略却是偏向于收购并购,我大量入股你们公司,然后我有权对公司的架构进行调整,并且被投资的公司也要遵守阿里巴巴公司的大的规章制度。

所以美团的行为是有迹可循的,任何一个做出成就的企业家都是有情怀的,都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美团第二季度营收是多少?

美团点评(以下简称“美团”)21日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本季度,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消费市场的显著回暖,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9%至247亿元。此前的一季度,美团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2.6%至168亿元。

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团平台新上线的外卖品牌商户数量同比增长113%。得益于此,本季度餐饮外卖的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6.9%至1088亿元,日均订单量升至2450万笔,品牌商户的快速增长也带动本季度外卖客单价同比上升。

扩展资料

美团平台新业务保持稳定发展:

本季度,美团平台新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当季收入同比增长22.1%至56亿元。其中,平台模式的美团闪购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多样性,覆盖包括药品、鲜花等更多品类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日前,美团闪购与新瑞鹏集团就线上宠物医疗、供应链合作、O2O营销等事宜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在美团闪购平台上线了“宠物在线问诊”与“线上疫苗预约”等创新功能,集合宠物商品、宠物服务、宠物医疗诊室、以及专业执业兽医资源于平台,提供宠物免费问诊服务。基于美团大数据的判断,2020年上半年,美团闪购宠物品类的商品销售总金额同比增长3.5倍。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美团第二季度营收增幅转正 同比增长8.9%至247亿元

关于美团股票第二季度营收和美团第二季度净利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布于 2022-08-29 12:08:1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47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